反复拉肚子还带血便 医示警:轻忽恐变癌 3招有助逆转
反复拉肚子还带血便 医示警:轻忽恐变癌 3招有助逆转。(示意图/Shutterstock)
持续或是反复拉肚子、甚至伴随血便,不要以为只是吃坏肚子,当心罹患了溃疡性结肠炎。1名30多岁的男性上班族,跑厕所从1天3、4次到5、6次,甚至严重到1天10次,几乎离不开马桶,且全身瘫软无力,严重影响到正常工作,最初以大肠激躁症治疗,后来开始出现血便,经过进一步检查才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 主要是免疫系统异常
溃疡性结肠炎属于慢性、反复性的发炎性肠道疾病,在欧美国家较常见,而台湾近几年来也日趋增加。中医师曾子澄说明,溃疡性结肠炎主要是免疫系统异常,抗体攻击自身肠道,导致肠道发炎、水肿,严重时1天腹泻10几次伴随出血,并引发胃痛、胃闷等肠胃道不适症状,好发于15至30岁及50至60岁中年族群。
至于溃疡性结肠炎的致病机转,目前尚未有明确的答案,主要以先天基因遗传及后天免疫异常引发,若未及早治疗,当心增加日后癌变机率,严重甚至肠穿孔,恐须进行切肠手术。
●溃疡性结肠炎 应留意血便与发炎指数
曾子澄医师表示,患者在罹病初期容易被误判为大肠激躁症,因为两者症状类似。溃疡性结肠炎常见的症状是拉肚子、血便,然而大肠激躁症则可能出现腹泻、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的混合型,通常不会伴随血便。
值得注意的是,溃疡性结肠炎经抽血检查会看到发炎指数偏高,经内视镜检查会看到结肠部分有红肿发炎的现象,而单纯大肠激躁症经过检查后不会有上述异常。
针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策略,西医采用免疫制剂、类固醇、生物制剂来抗发炎和抑制免疫功能,副作用是身体容易产生疲倦、虚脱等情形。
曾子澄医师指出,部分患者会因为西医控制效果不好,或想减少西药的使用,转而寻求中医治疗,前述罹患溃疡性结肠炎的男性上班族最初经西医口服药治疗,合并每天使用肛门塞剂,以降低肠道发炎反应,直到前来求诊辅以中药治疗,使用塞剂从每天1次,逐渐减少到1周1次,腹泻症状也减少,现在已能正常上班、生活。
●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药方以清除大肠湿热为主
中医认为溃疡性结肠炎源于大肠「湿热」,因为是自体免疫过抗引起,治疗上会采用清除大肠湿热的药方,例如:黄连解毒汤、葛根芩连汤,搭配金银花、青蒿、黄芩等帮助免疫调节的药材。
若是严重出血的患者,中医会使用仙鹤草、侧柏叶、地榆等来收敛止血。当症状由急性期进入缓解期,中医会针对中焦脾胃不足,以理中汤、小建中汤等处方加强补虚、补气,增加患者的精神和体力。
溃疡性结肠炎在治疗上相当棘手,治疗之外,饮食和生活的习惯也需要注意。从急性期进入缓解期,患者必须要找出是那些食物引起自己身体不断发炎的反应,可借由抽血检测过敏原,或是透过饮食日记来观察,曾子澄医师另外提供观察病情严重程度的3个主要症状,包括:拉肚子次数有无减少?是否还有出血?以及腹痛的严重程度。
●肠道日常保健 掌握「移除、修复、维持」3招
关于肠道的日常保健,主要有「移除、修复、维持」3招,曾子澄医师进一步解释如下:
▸移除:是指移除过敏原的食物,避免服用抑制胃酸的药物,包括市售的开架胃药及抗生素,以免引起肠道菌丛失衡,恐会再次出现腹痛、腹泻及血便等症状。另外,鲜奶、起司等乳制品容易刺激肠道,应忌口。
▸修复:则指可以补充鱼油、豆类、维他命D,以及富含Omega3的鲑鱼、鲭鱼和秋刀鱼等,这些能降低肠道发炎反应。中药材可以选择姜黄、白芨,能帮助肠道黏膜进行修复。
▸维持:指的是维持肠道环境健康,可以选择高纤维、低油及良好蛋白质的食物,可以多摄取花椰菜、小白菜等十字花科食物,高纤食物可以选择如:薏仁、糙米、木耳等。此外,红肉要尽量少吃,若要摄取蛋白质,建议以鱼肉代替红肉。
临床上不论是溃疡性结肠炎、胃食道逆流或是腹泻等病患,常会询问「可以补充益生菌吗?」,对此曾子澄医师呼吁,坊间益生菌种类多元,建议依照医嘱使用益生菌是比较好的方式,且因为菌种各有不同,并非适合每个人的状况。若出现肠道疾病等相关症状,不应随意服用胃药或止泻药,应就医检查,确定病因,才能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