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宫廷剧都搞错了! 圣旨应该这样念

宫廷剧中一定会出现的宣读圣旨场面。(图/翻摄自Youtube)

记者杨荞绮/综合报导

连着两部电视剧《延禧攻略》、《如懿传》热播,宫廷剧再次掀起热潮,不过其实有许多「宫中礼仪」和规矩,是剧中演错、观众也跟着搞错的,如经常出现的「宣读圣旨」戏码,「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确存在,只是断句并非「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而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其实是错的念法。(图/翻摄自Youtube)

节目《小明星大跟班》日前出题历史大会考」,考考常看宫廷剧的来宾,对于真正的历史是否了解,其中一题是宫廷剧经常出现的「圣旨」开头,大多数剧都念成「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但其实应该是念作「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句话其实是到明朝朱元璋开国时才有的,「奉天承运皇帝」指的是他自己,当皇帝是上帝指定的。

此外,下圣旨时不是只有「诏曰」,诏曰主要用于昭告天下百姓,「制曰」对象臣子非一般民众,而「敕曰」则有特定对象,有告诫、警告之意。

皇后面对皇上可以自称贱妾或是小妾,但不会用臣妾自称。(图/八大提供)

有趣的是,宫廷剧中常常听到的「臣妾」,其实若用错了,反而会被「瞧不起」。以富察皇后举例,应该以妾身自称,若对着皇上说话则应使用贱妾、小妾,但「臣妾」是普罗大众都可以使用,若身分高贵如皇后,用「臣妾」自称是贬低了自己的地位

而在清朝,「奴才」的地位比「臣」还高,因清朝有八旗制度满汉有别,臣通常是汉人的自称,满臣则会以「奴才」自称,在社会地位上,能叫「奴才」可比叫「臣」还要光荣

影片取自YouTube,如遭删除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