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住宅房貸「負資產」逾2.5萬宗 創19年新高

香港楼市跌跌不休,住宅房贷「负资产」件数大增,创近19年来新高。(路透资料照片)

香港不仅股市持续下挫,楼市也跌势不止,香港住宅房贷「负资产」,即房价已低于抵押贷款额的件数大增,创近19年来新高,迫使港府最终同意「减辣」。香港立法会昨日三读通过相关修例,调整早前为抑制房价而开征的额外印花税。

香港楼市「负资产」涌现,意味着业主可能放弃还贷,银行只能将相关楼宇法拍。上次香港楼市「负资产」涌现是在金融风暴之后。

香港「负资产」住宅抵押贷款件数,去年第4季已增至2万5163件,按季多了约1.3倍,创2004年9月后的新高。

面对房市跌跌不休,市场一直呼唤港府放弃先前为压抑楼价而征收的额外印花税等「辣招」,但直至1月31日,香港立法会才终于三读通过去年《施政报告》提出的楼市三项「减辣」措施相关修例。

此次修订措施包括:额外印花税适用年期由三年缩短至两年,即业主若持有两年后出售住宅时无需缴纳房价10%的额外印花税;买家印花税和新住宅印花税的税率减半至7.5%;合资格外来人才的买家印花税和新住宅印花税由「先征后退」改为「先免后征」。

香港经络按揭转介首席副总裁曹德明表示,由于「负资产」数字滞后,加上银行估价趋向审慎,发展商倾向以低价策略推售新盘。即使今年上半年房市成交量可能回稳,但可能是「价跌量升」,「负资产」个案恐会超过3万件。

文汇报报导,昨天多名议员呼吁全面「撤辣」,经民联更提出6项稳定楼市措施,包括减免40岁或以下港人首置印花税。

经民联副主席林健锋指出 ,「辣招」已实施13年,香港已出现翻天覆地变化,当前楼市问题并非供应短缺,炒风亦不炽热,需求萎缩,楼价日日跌,「辣招」已不合时宜,更令到信心脆弱的资产市场雪上加霜,冲击香港经济民生。

经民联梁美芬认为,现时息率高企,没有人敢炒楼,港府要意识到市场并非「发烧」,很可能是「发冷」,如果继续落重药,随时影响楼市健康。「1只药食足13年而不理,好易发生意外」,她促请港府考虑全面「撤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