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热到中暑怎么办?这三个中暑急救方法要牢记!

犹记得去年打破高温纪录的夏季,全国各地频频出现严重中暑致伤、致死案例,今年的“酷暑天”也已到来,这三个中暑后的正确急救方法,一定要牢记,关键时刻真的能救命!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中暑虽然是人尽皆知的疾病,但很多人中暑却还不自知,直到晕晕乎乎倒下了,才惊觉:“啊,我中暑了!”

那我们应该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中暑了呢?我们需要从两个角度去做综合判断。

首先是症状,比较典型的中暑症状有:

体温升高:中暑时,体温会明显升高,通常超过38°C(100.4°F)。如果怀疑自己中暑,应立即测量体温。

头晕目眩:中暑时,大脑可能因高温而受到影响,导致头晕、目眩或头痛。

皮肤灼热:中暑者的皮肤会显得异常红热,尤其是在暴露在阳光下的部位。

大量出汗:虽然出汗是身体调节体温的正常反应,但中暑时,出汗量可能会异常增加。

肌肉痉挛:中暑可能导致肌肉痉挛或疼痛,尤其是在腿部和手臂。

呼吸困难:中暑时,呼吸系统可能受到影响,导致呼吸急促或困难。

恶心或呕吐:中暑可能导致消化系统紊乱,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意识模糊:严重中暑时,可能出现意识模糊、昏厥或昏迷等症状。

其次是程度,轻度中暑可以选择休息自行缓解但是中重度的中暑就要引起重视了,及时处理,必要时就医,避免持续发展成重症,真的可能要命的!!!

轻度中暑: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中度中暑:除上述症状外,体温往往在38°C以上。出现面色潮红或者苍白、大量出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细弱等表现。

重度中暑:包括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种类型,也可出现混合型。表现为高热(直肠温度≥41°C)、神志障碍、嗜睡、昏迷等;严重者可出现休克、心力衰竭、肺水肿、脑水肿、肝肾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万一中暑了,应该怎么办?

中暑急救请谨记三原则:

①“快走”原则:发现中暑后第一时间离开导致中暑的高温环境,转移至阴凉通风处;如有空调房也可以转移,但是温度不宜过低,23℃左右为宜,温度太低可能会导致血管剧烈收缩,引发心血管意外。

②“凉快”原则:中暑后患者体温会快速升高,这是要想办法帮助尽快物理降温,将热气散出去。可以使用湿毛巾擦拭中暑者的面部和全身,特别是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分布的部位,以加快散热。也可以在头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放置冰袋(用冰块、冰棍、冰激凌等放入塑料袋内,封严密即可),以进一步降低体温。

③“药快”原则:及时用药是缓解中暑症状的好办法之一。《中暑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中指出,中暑的病因是外感暑热之邪、内因正气不足,所以中暑后选择祛暑扶正的药物帮助救治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比如说可以选择在藿香正气散方上优化而来的正气片。正气片采用广藿香油、紫苏叶油,增强芳香化湿、发散风寒的效果;将白术改为苍术,大腹皮改木香,增强健脾、和胃燥湿的作用,对胃肠更友好;同时,正气片中的“制半夏+生姜”也较原方中的半夏更安全,尤其是体质更弱,胃肠更敏感的老人、儿童,正气更安全。

中暑后,这些做法请回避!

中暑后请不要再用这些错误的办法去救人了,可能适得其反给中暑病人造成二次伤害!

❌错误一 掐人中 这其实仅仅能起到刺激疼痛的作用,并不能用来急救。尤其对于昏迷患者,掐人中时可能因为疼痛刺激而引起误吸窒息,这对中暑昏迷的病人来说是很危险的。

❌错误二 猛喝凉水 中暑后需要合理补水,但不可大量喝凉水。大量出汗伴有电解质流失,如果只是大量喝凉水,会导致人体出现稀释性低钠、氯血症,即俗称的“水中毒”。此时喝水要少量、多次,出汗过多的人也可以适当加一些食盐进去补充电解质。

❌错误三 服退热药 中暑发热的机制与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不同。中暑导致的发热是因为人体的散热中枢受阻,造成的热量在体内积聚,不能通过出汗来散发热量。而退热药主要通过让身体发汗来达到降温目的,中暑后身体本来就缺水,再服用退热药迫汗外出则导致身体更加缺水,适得其反,还可能加重病情。

参考文献

[1]徐光勋,张胜男,姚卫海.中暑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J].北京中医药,2022,41(08):862-864.DOI:10.16025/j.1674-1307.2022.08.009.

[2]中暑后的急救误区[J].湖南中医杂志,2021,37(08):204.

[3]丁瑞丛,王峰,周生花,等.藿香正气散治疗暑湿外感的体会[J].国医论坛,2022,37(02):55-57.DOI:10.13913/j.cnki.41-1110/r.2022.02.007.

[4]李玉婷,杨放,刘涛,等.基于治疗胃肠感染性腹泻的藿香正气系列制剂再评价研究[J].中国抗生素杂志,2023,48(06):657-665.DOI:10.13461/j.cnki.cja.007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