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喉地狱?医:「气切」绝非等死
救时插管气管内管从口腔进入穿过喉咙、声带到达气管,长约65公分,医师形容就像一根筷子插入嘴中通过口腔、咽喉到气管,一定不舒服。(冯惠宜翻摄)
而气切是以气切管取代气管内管,其接从颈部做切口置入约6公分的气切管到气管,路径短、也较舒适,更可避免管线感染率。(冯惠宜摄)
患者在气切后仍有可能透过呼吸复健脱离呼吸器并关闭气切口。(冯惠宜摄)
病患急救插管后,当医师评估短期无法脱离呼吸器,建议「气切」,不少家属误解气切就是等死,甚至迷信在脖子割一刀就像推患者进割喉地狱;台中荣总胸腔科医师傅彬贵直言,这种观念大错特错,拒绝气切,让病患一直插着气管内管就像一根筷子从嘴巴插到喉咙、气管,反而更不人道。
傅彬贵指出,急救时如患者无法自主呼吸,插管(气管内管)是必要的措施,但当患者生命状况稳定后,医师评估短期间无法脱离呼吸器,如非末期病患,就会建议气切,以气切管取代气管内管接呼吸器。
气管内管从口腔通过喉咙、声带到气管,长达65公分,如插管时常过长常会造成口腔、喉部伤害,甚至留下声带沙哑的后遗症,而进行气切后,气切管从颈部直通气管约6到7公分,较舒适、比起长长的气管内管更好照顾,也方便清痰。
中山医学大学附设医院主任林巧峰说,气切管比气管内管短,可降低呼吸时的阻力,对病患来说未来做呼吸练习时更容易脱离呼吸器。
林巧峰说,台湾人经常误以为气切后就是等死,其实就是不要等死才要做气切,因为气切后可以争取更多时间让患者进行复原和呼吸复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