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斥资百亿推动却遭代办垄断 监院纠正文化部

文化部推动公共艺术25年,截至2021年为止,投入总经费近百亿元。监察院今指出,公共艺术兴办单位多半不谙公共艺术 ,也不耐繁杂的执行过程, 以代办之名行委办之时,文化部却未积极处理,因此提案纠正。(蔡雯如摄)

文化部推动公共艺术25年,截至2021年为止,投入总经费近百亿元,但多年来在政策面和执行面都受到各界批评,像是环境垃圾、少数团体垄断,遭质疑为办理而办理,经费庞大过于浪费。监察院今指出,公共艺术兴办单位多半不谙公共艺术 ,也不耐繁杂的执行过程, 以代办之名行委办之时,文化部却未积极处理,因此提案纠正。

监察院指出,公共艺术推动至2021年,完成2455件设置案,作品数5126件,而公共艺术设置办法1998年施行以来,也历经6次修正,相关程序规定益趋繁琐,而兴办单位往往藉「行政代办」之名,行「全部委办」之实。

监委范巽绿、苏丽琼、林盛丰调查,文化部统计2011年至2021年,代办711案、自办806案,代办案件数占47.4% ,以金额来看,代办案金额约占68%,而以2021年来看,公共艺术案141案有84案委托代办,其中有58案集中在4家代办,比率高达41%。

监委指出,部分代办与得标公司有重大异常关联,疑似成为利益集团统筹与利益分配者,想要进入此领域的年轻艺术家,认为需要「靠行」才能拿到案子,此类弊端连行政院政委都有所闻,但文化部始终未主动深究兴办机关何以「依法应办理」,却「难以办理」的根本原因 。

另外,文化部专家学者资料库中委员仅366人,专业层面分布不均且多年未新增调整,令人质疑 「视觉艺术专业类」委员名单名不副实 ,导致兴办单位无法采购出艺术性较高的作品,还有委员自身为代办公司负责人,在标案执行期间,同时为他案征选委员,完全未有回避,有垄断之虞。

监委另点出三项缺失分别是,预算规模庞大的国防部还任由各军种自行向大陆地区进口「制品胚体」,完全失去设置公共艺术意义;重大公共工程编列百分之一的公共艺术经费,金额过于庞大,国内缺乏执行数千万甚至数亿元公共艺术案的大型公司,兴办困难;部分公共艺术代办单位疑似掌权,使执行小组及征选小组成员名单具操作空间,还有向艺术家施压之嫌。

监院强调,文化部未积极核实建置专家学者名单、多层次揭露资讯、将违规厂商及委员分别列入采购黑名单及除名、落实回避及旋转门条款,还一味以「皆未接获相关检举或明确违法事证」、「已于各征选方式简章范本第20条皆订有回避条款」,消极回应,有严重违失,因此11日通过纠正案,同时将具体检举案例函请法务部转相关检察机关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