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挪威百拍不厌
作为一名摄影师,Trym无疑是幸运的。身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挪威人,故乡的一切都可以成为绝好的素材,从堪称人间仙境的罗弗敦群岛,再到如梦似幻的北极光,很多摄影爱好者跋山涉水慕名而来,只为拍下这一人间美好,而Trym只需在家里阳台上静静守候,即能捕捉到。
这种幸运让人误以为他无须远行,然而在Trym看来,无论身处何地,视野宽窄决定了拍摄水平的高下。因而,即便在一个极其普通的商业都市,也有值得记录的影像。
守候在罗弗敦
位于北极圈里的罗弗敦群岛是每个摄影爱好者的天堂。远在北大西洋、北极圈以北、位于挪威的西北海岸,基于优越的地理条件,罗弗敦群岛是世界上最美丽和未受污染的地区之一。这里保存着地球上所剩无几、保持着原始生态的海岸线。不仅有壮观的景色、秀丽的山水,沿岸的小渔村更散发着随着天气而产生戏剧性变化的迷人气质。
Trym身处其中,日夜守候,罗弗敦的静与动,好与坏,都被他的镜头一一记下。在Trym的影像中,挪威不仅只有北极光,不仅只有冰天雪地的凄美浪漫。
“艺术还是很重要啊!”作为一名商业摄影师,Trym主要将精力放在拍摄北极主题的片子,与广告业、旅游业、渔业等商家合作,在很多关于挪威的商业广告上,都可以看到他的作品。
即便如此,他依然很看重摄影的艺术性。和很多摄影大师的理念一样,技术是基本的,也是容易获取的,然而艺术却要靠领悟。这个悟的过程,是守候在罗弗敦的日日夜夜。为捕捉到极光的变化,Trym在严寒中等待,等到忘记时间,忘记自我,于他而言,是再稀松平常的事。而这一切皆源自一份简单的热爱。不是为了赚钱才去拍摄,只是因为喜欢,所以他坚持30年一直在拍他的家乡,记录她的喜怒哀乐。
从独乐乐到众乐乐
摄影是个人的事情。很多摄影师的日常是孤独的,他们需要留在自我的精神世界里,与眼前的世界做无数次的沟通。这种沟通容不得外人的干扰。Trym的体验是,摄影需要忘我,然而忘我实则很难。
而今Trym又多了一重身份,除了自己拍摄之外,他还会在旅游团队中充当摄影导师的角色,教授摄影爱好者们拍摄挪威、萨米人、北极光等等。此时,摄影的这份独乐乐,变成了众乐乐。
不是很多时候都需要扛着大相机。即便是靠大机器吃饭的他,偶尔也会用手机拍摄,因为有些瞬间转瞬即逝,用手机拍摄,或许能更快地捕捉到。这一经验,亦是得益于摄影朋友圈的分享。
大部分造访挪威的旅客,主要是为了亲身体验极光和北极圈里独有的光线,在冬季有部分时间太阳是处于水平线以下的,在这个季节和前后交接的几个月中,光线呈现不断的变化,就像进入了一条很长的“光的隧道”,这种现象再加上其变幻莫测的天气,构成一个在别处难以体验到的奇观。
很多游客携带专业设备而来,雄心勃勃为拍出大片。但在Trym看来,好的作品是简单的,很多摄影爱好者习惯以自我为中心,这样反而使图像太复杂,融入了很多不重要的元素,难以自我突破。只有以景象为中心,才能拍出简单纯粹的作品,唯有纯粹,才是上品。
■对话
摄影需要一颗纯粹的心
南方日报:您身处得天独厚的摄影天堂,对于身处普通城市的人而言,是不是离成为摄影大师的一天更遥远?
Trym:不是的。我的确比较幸运,我的家乡就是摄影天堂。但是并非不在摄影天堂,就不能成就摄影大师。像在广州,有很多特别的建筑,亦是很好的摄影素材。要拍出好的题材,需要一对发现素材的眼睛。而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纯粹的心,独立而执着的完成摄影,而不是为了名利,为了很强的功利心,更不要过分处理照片,真实不矫饰,这种本真才可爱。
南方日报:如果要向摄影爱好者推荐挪威,哪里最值得一去?
Trym:在北极圈以内的斯堪的纳维亚(北欧)北部的北极光线是独一无二的,特别是在挪威的罗弗敦,你能看到光线折射的独特形式。墨西哥湾暖流向北运行到挪威北太平洋海岸,天空的光线穿过这里暖流产生的雾水所折射的光线,在地球上别的地方是看不到的。这里的光线比较柔和,颜色更有层次、饱和度更深,对比独特。
冬季在北极这里会有一段很长的时间看不到太阳,在条件容许的情况下,极夜里可以看到奇妙的极光在天空舞动,这是一种永远让大家叹为观止的大自然神奇的现象。
Trym:数码相机、镜头、电池和充电器、脚架、快门线、拭镜纸或拭镜布、相机雨衣(用浴帽操作比较不方便)、头灯(戴在头上能腾出双手操作相机)以及足够的储存设备(记忆卡或外置硬盘)。
南方日报:罗弗敦的气候如何?挪威是不是我们想象中那样冷得可怕?
Trym:因为有北大西洋暖流(墨西哥湾暖流的分支)和其他在相同纬度的地方相比,如阿拉斯加和格陵兰、罗弗敦的气候比较暖和,海边的气候使罗弗敦冬天暖和而夏天凉快。
一月和二月是这里冬天最冷的时候,平均温度也只有零下一摄氏度,所以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冷,不比零下几十摄氏度的地方冷。
南方日报:建议怎样的着装?
Trym:要穿保暖且舒适的衣服和鞋子。贴身的衣物最好是穿100%羊毛,外套建议穿防风和防水的。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