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预算GDP3%的迷思

(图/本报系资料照)

为了配合美方提出的国防预算占我国GDP3%的主张,蔡政府有了新做法,就是将特别预算与非营业特种基金的预算也列入国防支出,所以明年度国防支出首度冲破6000亿大关,高达6068亿元,占GDP2.5%,距美方期望值已近。

问题是,蔡政府编列的采购新式战机及海空战力提升计划两项特别预算,明年还在付款高峰期,合计达943亿元;今年最多,有1083亿元,去年是881亿元;但自后年起,金额就会大幅递减,并分别于2026年与2027年后归零。届时,国防支出少了特别预算近千亿元,又打回原形了。

其实美方在扁政府时代就已提出台湾国防预算应占GDP3%的主张,说法与现今一样,就是认为台湾没有防卫自己的决心,因为国防预算编太少。民进党的官员与民代当时亦呼应这种看法。

陈水扁总统还曾公开表态,国防预算「尽可能」在其任内编到GDP3%。扁政府打的算盘也是提出潜舰、爱国者飞弹与反潜机等3项军购特别预算,金额达6100亿元,只是当时国民党在立法院是多数,没同意军购特别预算,因此,扁政府8年任期从未达标。

简单地说,扁政府提高国防预算的方式就是向美国买一堆武器,却又付不出钱,于是有政治人物主张向美方贷款买装备,也有人主张要求美方「军援」,而扁政府的做法是编列军购特别预算,但「举债买武器」国人无法接受,最终未获立院同意。

然而,当年扁政府做不到的,蔡政府做到了!除了美中对抗的大气候,民进党掌握国会多数是重大关键,才能顺利编成两个军购特别预算。此外,美方隔数十年后也首度军援台湾3.45亿美元,现在只差向美国贷款买武器了。真是时光倒流。

民进党对军售有很深的「依赖情结」,认为美国卖武器给台湾具有高度的政治象征意义,代表台美站在一条线上;因此,只要民进党执政,台美军火商无不磨拳擦掌,「8年磨一剑」,就等着做笔大买卖。等到马政府时期,因两岸关系缓和,国防预算控制在3000亿到3300亿元间,占GDP不到2%。

的确,蔡政府任内的国防预算自2017年的3577亿元到今年度的4092亿元,下年度的4406亿元,8年间大幅成长近900亿元;但国防预算究竟占GDP多少比率才算合理,没有客观依据。美方主张占GDP3%喊了20年,数据是怎么来的从没说清楚。两岸关系缓和才是台湾当务之急,而不是国防预算达到GD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