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国民党要正视「连胡会」历史意义(李庆平)

国民党前主席连战2005年与中共前总书记胡锦涛举行「连胡会」,为2008年上任的马英九政府两岸和平发展政策奠定基础。(新华社)

2005年 4月26日国民党时任主席连战率领「和平之旅」访问团一行65人,前往大陆访问,并与中共胡锦涛总书记会面。这是两岸之间的大事,距离国共之间自1945年10月,国共领导人蒋中正、毛泽东在重庆会面以来,已相隔达60年。

连战主席那次赴大陆访问,先后访问过南京、北京、西安及上海。

27日上午8时连战一行抵中山陵,率团向孙中山总理像献花圈,行最敬礼,司仪并恭读以中华民国为纪元的祭文,连战主席在总理「博爱」碑坊前广场讲:「中山先生领导国民革命建立全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他所提倡的民主、自由、均富思想至今为国民党所坚持。」「中山先生弥留时仍呼唤:和平、奋斗、救中国。」

28日访问团飞抵北京,当日下午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政协主席贾庆林在人民大会堂北京厅会面,晚宴时连主席引述邱吉尔所说:「假如我们一直为了过去和现在纠缠不清,我们就会失去未来。」连战主席强调:「不确定的未来,正好给我们太多的机会,只要我们关注未来,引导未来,就可把不确定的未来导向成功、亮丽。」

29日上午连战主席在北京大学发表演说,和大陆学界菁英的师生面对面剖析国民党的目标与时局。其间他阐述了自由主义在台湾的扩散,进而指出国民党的三民主义路线与中共社会主义路线的分歧所在,曾以战争手段来寻求解决,造成两岸分治,如今已到了必须打破僵局,避免两岸对撞的时刻。「两岸是炎黄子孙,必须化刀剑为犁头,化干戈为玉帛」;并勉励北大学生「为民族立生命,为万世开太平」,赢得台下如雷的掌声认同。

同日下午3时,连主席率「和平之旅」访问团与中共中央总书记,大陆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会面,胡锦涛说:「两党共同迈出历史性的一步,这一步必须记载在两岸关系的史册上」。

下午3时,连战和三位副主席吴伯雄、林澄枝、江丙坤及党务干部10人,与胡锦涛总书记及中共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与中央办公厅主任王刚、中央台办主任陈云林、中央台办副主任李炳才、胡锦涛办公室主任陈巨矩等六人,举行了具有建设性的对话。

会后连主席在北京饭店发表新闻公报,指出「这是国共两党一次重要的交流与对话,两党共同体认当正视现实、开创未来。」

同时连主席与胡总书纪一起发布了「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包括共同促进以下的工作:

一、「促进尽速恢复两岸谈判,共谋两岸人民福址。」

二、「促进中止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

三、「促进两岸经济全面交流,建立两岸经济和工作机制。」

四、「促进协商台湾民众关心的参与国际活动问题。」

五、「建立党对党定期沟通平台。」

30日连主席一行赴西安参观其母校后宰门小学,及赴清凉寺祭拜连战的祖母坟。

5月1日全团赴上海与上海市党委书记陈良宇会面。

5月2日连战主席在上海举行中外记者会,进一步说明「连胡会」的相关内容:

一、关于两党沟通平台、国民党中央党部与中共中央台办为对口单位。

二、关于和平协议,连主席多年倡议两岸签署和平协议,得到胡锦涛总书记正面回应。

三、关于双方建立军事互信机制的共识。

四、关于两岸经贸全面交流,建立经贸合作,包括尽速实现三通。

五、关于世卫组织,大陆方面同意,在两岸未恢复谈判之前,大陆方面将主动加紧和世卫组织秘书处联系,以便找出让台湾医疗卫生专家,参加世卫组织相关资讯活动的办法。

随后连战主席率三位副主席及部分干部10人,赴锦江饭店小礼堂与海协会近90岁汪道涵会长见面,连主席推崇汪会长对两岸关系的贡献。

5月3日连主席与「和平之旅」访问团结束大陆之行,返抵台北。

22年前的往事,现在检讨回顾起来,连战主席当时已为两岸及国共两党打下了良好的和平基础,推动建立两岸政党交流的紥实平台。

当前世乱频仍、民心浮动,国民党更应该在连战前主席建立的基础上,坚持落实推动,才能回应人民对维护两岸和平发展、创造安定繁荣、高涨迫切的心声,这才是当代中国国民党领袖人物应该具备的格局及志业。(作者为前中国广播公司总经理)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