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正视两岸政策与共识的分野(李庆平)

1997年5月笔者带团访问北京,作者问:「一中各表还存不存在?」当时海协会唐树备常务副会长答复:「还存在,是在两会之间,但不能像李登辉跑到美国去,一表数千里」。(示意图/达志影像)

两岸的主政者皆有其各自对台或对大陆的政策,蒋中正、毛泽东时代,双方是以军事力量对抗,因而有蒋中正的「反攻大陆」及毛泽东的「解放台湾」政策(虽不排除和平统一)。政策会因局势的变化有所调整,1979年美国与中国大陆建交后,大陆的对台政策由军事对抗转变到「和平统一」为主轴(但不排除武力统一),主要的内容是「叶九条」及邓小平的「一国两制」。

蒋经国主政时期为因应中共的「一国两制」统战,提出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用「三不政策」,即「不妥协、不接触、不谈判」为手段。

1987年,蒋经国开放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随之而来的是两岸经贸关系大幅提升,此一局势的转变,在九○年代初期非常明显,因而在李登辉主政初期,成立「国统会」,通过「国统纲领」,「一个中国解释文」为基本对大陆政策。

政策是主政者的愿望,是否能达成,有其现实一面。蒋中正的「反攻大陆」及毛泽东的「解放台湾」,虽有所作为,但皆未完成各自的政策。邓小平的「一国两制」,与蒋经国的「三民主义统一中国」,也皆未实现。虽然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主政仍坚持「一国两制」政策,内容也有与时俱进,但至今亦尚未实现。

两岸之间唯一的共识是九二年10月底至12月初,双方经过香港协商,11月3日海基会致海协会函,并附新闻稿,新闻稿主要内容是「本会徴得主管机关同意,以口头声明方式各自表达,可以接受,至于口头声明的具体内容,「我方」将根据《国家统一纲领》及国家统一委员会本年8月1日对于『一个中国』涵义所作决议,加以表达」。同日海协会孙亚夫副秘书长电话告知海基会陈荣杰秘书长「我会充分尊重并接受贵会的建议」。

1992年11月16日,大陆海协会致函海基会「我会拟做口头表述的要点函告贵会: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统一,但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

1992年11月17日下午4时,陆委会、海基会召开高层会议,对大陆海协会11月16日来函,研商对策。黄昆辉主任委员最后决定,针对大陆11月16日的来函,「我方」暂不复函,但用记者会,以口头声明方式表达。黄昆辉主委指定海基会李庆平副秘书长在陆委会的记者室举行记者会,发表谈话:「对海协会11月16日来函,愿以口头声明的方式表达欢迎,但「我方」认为双方对此问题的立场原则早已各自表达过了,不需要约定同一时间发表」。

1992年12月3日,海基会致函海协会,「我方」始终认为:「两岸事务之商谈,应与政治性之议题无关,且两岸对『一个中国』之涵义,认识显有不同,「我方」为谋求问题之解决,妥建议以口头各自说明,至于口头说明之具体内容,「我方」已于11月3日发布之新闻稿中明白表示,将根据《国家统一纲领》及『国家统一委员会』本年8月1日对『一个中国』涵义所作决议加以表达……」。

「九二共识」经过2005年连、胡北京会面,中共十八大、十九大文件,2015年马、习新加坡会面,皆肯定「九二共识」。但近年来,「九二共识」的表达,两岸皆有异变之处。如大陆方面用「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或「九二共识的核心是两岸同属一个中国」。1992年就是因为两岸对「一个中国原则」认知不同而产生「九二共识」,如何可说「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

1992年两会在协商时,未出现过「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提法,如果有,台湾海基会会问海协会,「一个中国」的定义是什么?事实上,当时这个提法是不存在的。「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提法,首次出现,是2000年9月由大陆前副总理钱其琛所提出。「一个中国的原则」及「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只是大陆方面的政策,而非两岸共识。

大陆方面也曾提出对台政策是「一个中国的原则,九二共识」,这句话是正确的,因有了逗点,「一个中国原则」是政策,是与「九二共识」分开处理。另大陆也提出「呈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这句话也只能代表大陆的愿望,但不能代表「九二共识」。

台湾方面,民进党是完全否认有「九二共识」,国民党的表述也有些问题,如「九二共识,一中各表」。「一中各表」是1992年台湾媒体的看法,但不能把「一中各表」与「九二共识」放在一起,成为一体,「一中各表」可以成为国民党的对大陆政策,但不等于「九二共识」。

1992年至1996年,台湾方面常讲「一中各表」已成口头禅,大陆方面并未反驳。直到1996年两岸发生「飞弹危机」,才不承认有「一中各表」。1997年5月笔者带团访问北京,笔者问:「一中各表还存不存在?」当时海协会唐树备常务副会长答复:「还存在,是在两会之间,但不能像李登辉跑到美国去,一表数千里」。

两岸之间,主政者的讲话应是非常严谨的,最近有一句话,大陆提出「一国两制的台湾方案」。「一国两制」是政治议题,现双方尚未触及,若双方有意谈政治议题,是要经过平等协商,双方皆不应有先置条件。平等协商之后得到共识或协议,双方可遵守执行。目前民进党根本不理会「一国两制」,国民党也认为双方政治性协商,条件尚未成熟,最多可触及结束敌对状态及探讨两岸和平协议。

大陆的「一国两制的台湾方案」,这是大陆建立了框架,要台湾进入这个已定的框架,在此框架下要与台湾共商「台湾方案」。这是违反了平等协商的宗旨。

在此美国用遏制、对抗及部分合作的组合策略,来围堵中国大陆,世界战略格局正在剧烈变化,对两岸关系的处理,大陆与台湾更应严肃,谨慎。

(作者为前海基会副秘书长、前中国广播公司总经理)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