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援交?15岁少女:想尝试又可以赚钱!/儿少性剥削专题1
▲孩子,为什么去援交?电影《温暖》剧照。(图/天大影业提供)
什么是儿少性剥削?
举凡与未满18岁儿童或少年坐台、陪酒、陪唱、陪摇、陪舞、陪游等陪伺行为;进行有对价之性行为或猥亵行为皆为法定所规范的儿少性剥削。根据卫生福利部统计,台湾每年约有300至500名儿少,陷于被性剥削的处境。
约在1987年至1996年十年间的「救援雏妓运动」,让在「台湾钱淹脚目」的台湾人顿时发现,一片欣欣向荣,快速发展的都市原来隐身着受到严重剥削的原住民少女们,我们与她们共存在这片土地,却不曾共同分享。2000年前后,报章杂志引进「援交」一词,穿着「高校制服拿著名牌包」的形象,再次覆盖了人们对儿童与性交易的想像,同时也成为社会环境变迁的见证。
2004年,韩国导演金基德大胆地以援交作题材,从《援交天使》开始,人类在青少年时期复杂的「性」、「爱」、「生存」与「消费」让议题多了不同诠释,但这些个案仍然离一般人遥远,当然更不会想到,有一段时间曾大规模流行的情色摸摸茶、茶店、制服店;至今谈生意、游乐必备的KTV、酒店,可能曾有邻居家女儿、学校同学或是家中「绝对不会变坏的孩子」的身影。
专访原先安排好已结案的少女受访,但当天临时有事无法前来,因而仅有社工的观点。社工并非社会学者,与建构社会理论无涉,尤其相对少女们单一的个人经验,在工作专业上与情感间转换的他们,或许能有更细致的观察。
本篇采访社会局社工督导叶建良,励馨基金会主责儿少性剥削的后追社工温易珊、张伟修与陈素琪,谈他们所接触的个案、工作与生活,虽然各自观点不尽相同,但都希望能让读者观看,在猎奇眼镜后的视与见。
什么样的孩子会去做性交易?
「到底是什么样的孩子会去做性交易?」身为一名男性社工的叶建良,刚接手儿少性剥削议题时,同样也带着疑惑。「社经地位低出身的孩子?」我问,叶建良说,「这不是又再标签化他们吗?」
叶建良说自己虽然很难否认,大部分接触的孩子都来自「弱势家庭」,但与其对他们「上标签」,不如不要归类来得好。
「我曾经接触过一个case,家庭功能很好,父母也很有钱,但孩子跑去援交,我问她为什么做,她是说好奇,能得到钱又想尝试,那孩子表现非常优秀,读中部的排前三名高中,父母来警局都傻眼。」
「其实面对儿少性剥削的议题,有没有可能像妳刚刚说的,她们家庭功能比较不好?确实比例高一点,家里比较穷一点,弱势家庭,单亲家庭等等,可能性相对高一点,但不是绝对。如果说绝对,那真的也太标签这些孩子了。」至于那名令爸妈「跌破眼镜」的女孩的案子,「这个案子我没办法,只要有性交易之实就一定要安置,父母当然非常气愤。」
▼社会局北屯区家庭福利服务中心社工督导员叶建良。(图/记者林冠瑜摄)
接手「后追」(后续追踪)的社工,温易珊、张伟修与陈素琪,除了负责孩子们从安置机构回来后的生活追踪,还包括了在孩子回归之前,接触孩子的原生家庭,确保小孩们回到家庭后,不会再回到过去的生活模式,而工作阶段的不同,也让她们对于这些孩子的出身有其他的观察。
现任励馨基金会的社工督导温易珊说到自己印象深刻的案子:「那个孩子从安置要回来前,就确定完全没有家人。她原本有爸爸,但爸爸在安置期间过世,妈妈是重度精神障碍,需要终生住在疗养院,她的兄弟姊妹都不是同父同母,跟她也没感情,所以从回家开始就必须要一个人开始想办法。」
「像这样没有家的孩子怎么办?」我问。
「类似这样的案件就要陪着他们去面对所有生活会发生的问题:譬如说回来前先跟安置机构、学校请假,陪他们去找房子,帮他跟房东经营关系,找工作,跟雇主接洽等等。像这个案子就要很全面性的需求。」「有点像半个妈?」我问,原先表情有点严肃的易珊笑了出来:「对!」
「这个孩子15、16岁开始接触性交易,是直接载去旅馆的那种。她在网咖玩游戏的时候,朋友介绍她,朋友男友好像在做经纪人,就问她:妳缺不缺钱啊?她就去做了。」
另一位社工张伟修也遇到了同样爸爸过世,但妈妈入狱的孩子,两个哥哥已有各自生活,她出来也要自己独立。「出来也是陪她找工作、找房子,也陪她去监狱看妈妈,还有报名学校。」
什么是后追社工?
后续追踪社工,在孩子们因从事性交易,或有性交易之虞的工作,而在中途学校(至少2年)或是少年福利机构(3个月以上)安置结束后,追踪个案后续的社工。后追社工为了确保孩子回归家庭顺利,会做家庭处遇服务,也就是在孩子出来之前,接触与了解原生家庭,评估孩子回归后的状况。
▼励馨社会福利事业基金会台中分事务所督导社工温易珊(左)、社工张伟修(中)、陈素琪(右)(图/记者林冠瑜摄)
孩子,为什么?
处理一个又一个的个案,社工师不是社会学者,研究与归纳终究不是他们的工作,但在这个连成人都生存不易的社会要「活下去」的凿痕,却从这些孩子的身上清晰可见。
后追社工陈素琪在家庭处遇服务中,发现了孩子的困境:「之前遇到一个孩子非常稳定,爸爸妈妈也都很积极,在服务的过程都很顺利,但总觉得好像这个家庭有一些我们还没发掘到的,但后来听孩子慢慢说,她在工作后,父母就常常向她要钱,而且越要越频繁,我就发现爸妈对我有所隐藏。」
叶建良就自己接触的个案认为,「家里经济状况比较不好的,我有遇过个案是这样,我相信她说的,是真的为了帮助家庭经济而出来做,我的经验大概只有一个孩子是这样。但大部分遇到的孩子会说家庭经济不好啦,要不到零用钱,但真的把赚来的钱拿回帮家里的非常少。大部分就是物欲或好奇,像有遇过跑去坐台、陪酒,她们认为:这样可以交朋友。」
如果说温易珊和陈素琪遇到的案子,都是家庭功能丧失,安置后需要自立生活,那当时的他们为了活下去,选择也就能够理解,然而像叶建良所说,孩子与「朋友」、「物欲」之间的纠葛,有时候就是出身一般家庭也无法抵挡的因素。温易珊认为「离家就是要活下去,但很多是要帮朋友或是帮男朋友还钱。如果说物欲高,可能是男朋友物欲很高。(笑)」
张伟修遇过一个为朋友两肋插刀的案子:「这个个案是女生,爸爸非常支持她,很积极去改变,虽然是单亲家庭,但在爸爸的支持下,孩子最后回到学校,很稳定的过生活。爸爸第一时间知道很震惊,觉得小孩子被骗,太重朋友。她就是因为太重朋友,很想要帮朋友还钱。」
根据真实案件改编探讨儿少性剥削议题电影--《温暖》4/17(日)晚间11:00CH63 纬来电影台首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