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溢诚》看到三场视讯会议,我对江苏有感

苏州-高雄疫后经济复苏视讯交流会议,高雄与会来宾有台湾交通运输产业工会理事长坤泉、台湾孙文南院院长汪明生、台湾旅馆公会全国联合会理事长张荣南等人。(林雅惠摄)

「苏州-高雄疫后经济复苏视讯交流」1日在高雄莲潭国际会馆举行,两岸产官学界透过视讯连线,分享彼此防疫与产业现况。(林雅惠摄)

笔者对江苏一直情有独钟,江苏省乃是台资企业密度最高,台商台干台青聚集为数众多,学习、实习、就业、创业,安居乐业之处,南京更是六朝古都也是国民政府所在地,国父孙中山先生亦长眠于此,所有在台湾的国民党主席到大陆的第一站就是去南京拜谒中山陵

基于共同的历史记忆与追求互惠的经济利益,江苏省对台工作一直特别细腻扎实,总是想方设法为台商分忧解难,设身处地台胞着想,在中央出台惠台31条后,江苏省旋踵以同等待遇为核心加码推出惠台76条,所以两岸企业家峰会源起于紫晶山,台积电西进大陆投资设厂亦首选南京,从动土到进机只花14个月,量产不到一年时间便单季转亏为盈,是台湾厂商赴中国大陆投资首家获利的12吋晶圆厂,南京厂打破台积电多项纪录,不仅建厂最快、上线最快,也是最美的厂区。由此可知,江苏省政府从上到下的行政效率与支持台资企业的给力程度。

今年初由于新冠肺炎影响,民进党政府以邻为壑并与美国一鼻孔出气,借题发挥、惹是生非,刻意阻绝苏台两地人民往来,但物理距离的难以接近并未拉开彼此的心理距离,在苏台两地热心人士牵线搭桥下,从4月中旬到5月中旬一连举办三场别开生面、意义非凡的视讯会议,针对医疗防疫对接江苏和台湾,针对经济复苏对接苏州和高雄,针对教育复学对接南京和新北,皆获各界广大回响。

新冠疫情冲击全球,江苏省在抗击疫情中实现了确诊病例「零死亡」、参与救治的医务人员「零感染」的目标,的确值得自诩为防疫模范生的台湾取经借镜、共享经验,正如马英九所言,两岸早在10年前就已签订《两岸医药卫生合作协定》,为传染病防治建立制度化的合作方式,只要放下政治考虑,就可让两岸进一步合作,阻绝疫情,根本不必舍近求远。据闻,江苏省研拟专案特办」,在江苏境内工作的台商、台干回江苏前,按照中国大陆疾控中心和省防控工作总体要求,履行相关手续后,给予提供更多便利等,这也是江苏省为协助台商复工复产,剑及履及,敢于天下先的举措。

五一劳动节当天,「苏州.高雄疫后经济复苏视讯交流」跨越海峡连线,展开 「面对面」 的对话会谈,分享苏州为冲破疫情困局而实施的疫后经济恢复,包括整理最新政策、提供金融服务、解决招工困难、采购防疫物资、开辟销售管道、提供权威资讯等一系列配套「组合拳」,并探寻高雄经济复苏的有效途径。孙文南院院长汪明生表示,「非常佩服这次苏州跟高雄能以民间的方式促成这次活动,虽然疫情风波未止,但我相信这样的交流具有重大意义。」也算是为现在人进不来、货少出去,已经注定发不了大财的高雄,点上一盏明灯、指引一条明路。

而来自台湾新北市和江苏南京的教育工作者于日前举行「南京.新北疫后教育视讯交流」,分享南京在复学后学校如何进行防疫的成功经验。台湾文化大学大众传播学系教授杨祖珺表示,虽然受疫情影响,但希望两岸教育交流、民间交流、学术交流不要中断。此外,香港的学校将于5月27日起分阶段陆续开学,南京学校的防疫经验对香港也有一定启示,提出一份可供参考的作业。民进党政府一直把陆生视为洪水猛兽多所歧视,三限六不、拒纳健保,这学期开学迄今以疫情为由不让陆生返台就学,完全剥夺其受教权,今年开始大陆暂停陆生来台就学,台湾私校又要倒一片了。

继惠台31条、26条,最近国台办又发布「支援台资企业发展11条措施」,这11条相关措施,是为了进一步帮助广大台商与台湾企业,因应新冠疫情后的复工复产,为台商与台企,提供在大陆更多发展机会,让台商台企在大陆,能与陆商陆企,享有同等待遇,更有力地支持台商台企在大陆的投资发展。

进言之,国台办发布这11条内容,几乎都囊括在江苏省这三场视讯会议讨论中,让台商可以安心放心共体时艰、整装待发、徐图发展,真要为江苏省的先见之明、超前部署,点赞!

(作者为台湾青年联合会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