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夫妻日收7千个塑胶瓶 送儿子去德国读博士
衡阳一对夫妻10年前成立一间废旧塑胶加工厂,靠着回收塑胶瓶养家。为了让孩子们长大后有更好的出路,他们比一般人更卖力工作,平均一天收180公斤塑胶,约7000个塑胶瓶,稳扎稳打地慢慢存钱,最后终于送两个儿子完成大学学业,其中一个还是留学德国的博士生。
根据大陆《华声在线》报导,2004年元月朱家谷租下衡阳电厂的一栋厂房,成立了一间废旧塑胶加工厂,并把妻子刘建英接来衡阳,共同生活打拼梦想。回收塑胶的生活是辛苦的,收购分类加工清洗装包运输,每一道工序都费时费力,需要自己亲力亲为。朱师傅每天清晨就骑着人力三轮车穿梭在大街小巷,今年才换成电动三轮车。刘阿姨则在家分类、清洗塑胶及刮塑胶膜。
▼吃苦当吃补,工作中他们经常有说有笑。(图/翻摄自凤凰网)
朱家谷说,他与妻子平均一天收180公斤塑胶,大约有7000个塑胶瓶,多的时候一天要收10000多个;一年要收20吨塑胶瓶,大约900000个塑胶瓶,10 年有9百万个塑胶瓶,每年还有其他塑胶品20多吨。
「好苦好累的。」刘阿姨重复了几次这句话,但每次说完都会笑,并看着丈夫。朱师傅会说:「苦也是福,先苦后甜,苦尽甘来,我们是农村人,什么都不怕,不怕苦,不怕累,靠自己双手一定可以创造好生活。」对他们而言,最辛苦的日子已经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