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斑狼疮关键变异基因找到了!老药新用、平价更有效

红斑狼疮关键变异基因找到了!老药新用、平价更有效。(示意图/Shutterstock)

全身性红斑狼疮诊断不易,平均2年才能确诊,病人容易延误就诊。现国卫院跨团队研究找到关键致病因子─「GLK蛋白激酶」基因变异,检测技术预计最快2年后可在临床应用,帮助病患及早诊断治疗;研究也发现,老药新用、锁定GLK的小分子药物有望治疗多种自体免疫疾病,费用亲民,治疗更精准有效。

根据健保署重大伤病领证统计,自体免疫疾病排名国人十大伤病第3位,也是门诊第三常见的慢性发炎疾病,致病因素是人体内的免疫系统异常活化,攻击自己身体正常细胞的疾病,例如全身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关节炎、僵直性脊椎炎等。

以SLE来说,台中荣民总医院免疫风湿科主治医师洪维廷表示,国内SLE病患约2万多人,女性和男性占比约9:1,好发于20~40岁女性,病患家族中往往不只1人罹患SLE,若一等亲内有人是SLE患者,罹病机率是一般人的10倍左右。

由于SLE有些症状较轻微、非典型,如发烧、关节痛、皮肤起红疹等,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病人经常在各科就诊,从发病到确诊平均耗时2年;虽然与10、20年前相比,过去不少病人已发展到不明原因下洗肾、关节变形,现在2年的确诊时间看来已缩减许多,但仍足以造成组织器官受损,洪维廷说。

为了及早找出SLE潜在患者,国卫院免疫医学中心特聘研究员谭泽华与助研究员庄怀佳、中国医学大学附设医院副院长蓝忠亮(前台中荣总副院长)及高医大前院长颜正贤组成团队,并与台中荣总免疫风湿科主治医师洪维廷、陈一铭共同研究,证实MAP4K3(又名GLK)蛋白激酶变异是SLE关键致病因子。这项研究已在今年10月发表于国际知名、风湿病医学领域研究型期刊《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

庄怀佳指出,透过分析临床检体和基因改造小鼠研究发现,SLE病患的GLK蛋白激酶基因产生变异时,会导致GLK蛋白激酶过量表现在T淋巴细胞中,进而造成T淋巴细胞大量产生发炎性细胞激素IL-17 A,接着诱发一连串自体免疫反应,攻击病人自身器官、组织,引起多重器官发炎反应。

研究团队以深度次世代基因定序分析431例DNA样本,包括健康者、SLE病患和病患家属,发现高达近4成(39.2%)的SLE病患带有GLK基因变异,包括来自先天的遗传性基因变异,以及后天随年纪增加或环境刺激所造成的体细胞性基因变异,这些基因变异都会使GLK的mRNA或蛋白质过度稳定而增量,诱发IL-17 A细胞激素产生,导致自体免疫疾病。

研究团队发现GLK蛋白激酶的基因变异是全身性红斑狼疮的关键致病因子。(图片来源 / 国卫院提供)

●最快2年检测技术可用于临床 及早诊断治疗

研究团队也发现,过去被科学界认定没有特殊功能的「假基因」MKRN4,实际上是带有重要功能的泛素酶,它能将过多的GLK降解、减量,减少诱发IL-17 A细胞激素。但是当GLK基因变异,MKRN4就无法正常调控GLK的降解作用,造成GLK在T淋巴细胞中过量表现,诱发IL-17A导致的自体免疫发炎反应。

洪维廷表示,借由次世代定序的新技术,病患或家属可及早知道自己是否带有这样的基因变异,虽然基因变异不见得一定会发病,但能提醒自己定期检查回诊、留意症状,及早发现疾病,接受治疗。庄怀佳也说,检测技术已开发完成,年底前会提出专利申请,若顺利完成审核,最快2年后可应用在临床上。

此外,GLK蛋白激酶基因变异、过量表现,也被发现很可能是多种自体免疫疾病及癌症复发、转移的因子之一,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僵直性脊椎炎、干燥症、非小细胞肺腺癌、乳癌、肝癌等,因此,团队也期待GLK基因变异检测可以广泛应用在不同科别的民众,若能早期发现,就能早期介入治疗。

●老药新用 GLK小分子抑制剂平价更有效

另一个令研究团队振奋的是,国卫院的跨团队已开发出可精准锁定GLK的小分子抑制剂,而且是目前已用在治疗黄斑部病变的药物,团队发现这个药物能同时抑制GLK过量表现,预期能用于治疗多种自体免疫疾病,甚至癌症。

庄怀佳表示,目前用于治疗自体免疫疾病的疗法着重于生物制剂,例如IL-17A抗体是抑制过量的IL-17A细胞激素,但这种药物非常昂贵,1个月费用约20~40万元,且必须终身用药,造成健保相当大的负担,虽然效果好,但只有2~3成的病人使用会有疗效。

庄怀佳进一步说明,生物制剂是一种蛋白质药、抗体药,好比打开的水龙头持续流水,造成淹水,于是拿大量沙土盖住水;而小分子药的作用机制是直接从源头将水龙头关起来,避免水再流出,透过这样的机制抑制发炎细胞激素,比较有效,也来的更经济、准确,而且药价平价。

由于GLK小分子抑制剂是老药新用,已取得食药署认证,并完成动物实验及确认安全性,若有资金,可直接进入二期临床试验,参与试验的病人即可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