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病例突暴涨1.5万! 陆专家叹「反而放心」:是确诊标准放宽了
▲2月12日0—24时,大陆新增确诊病例15152例(湖北临床诊断病例 13332例)。(图/路透社)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持续,12日0—24时就新增确诊病例15152例。消息传出后,不少人纳闷「为什么新增病例突然暴涨」,而这背后是因为湖北省将临床诊断病例数,纳入确诊病例数进行公布。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指出,此举是是正确的步骤,堵塞了一个传播的漏洞。
综合陆媒报导,曾光指出,「临床诊断病例」就是实验室还没确诊,还没有查到核酸检测阳性,只是临床症状看着像,这种「迟迟不呈现阳性」的病人确实存在,又不能排除,因此很容易在社会上传播,把这些人纳入新增病例,就可以对他们采取隔离措施,入院治疗,这对社会和病患本人都有好处。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副主任,公共卫生和流行病学专家杨功焕也持同样的观点。她认为,这样的临床确诊病例数暴涨应该是「存量的释放」,今天公布增加了这么多病例,应该是最近几天快速筛查出来的临床确诊病例数。
杨功焕指出,「看到这个数目,我们反而应该稍微有一点点放心,因为这说明把一些传染源真正找到并隔离起来了。最近几天,还会有新增临床确诊病例数,但会不会一直保持新增14000多,我觉得不一定。这不能意味现在疫情趋势变得不好了,只是目前措施加强后的反映。」
▲湖北放宽确诊标准。(图/路透)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监护室主任彭志勇则表示,以前要确诊,一定要把核酸呈阳性作为诊断标准,「现在我们采取的检测手段是鼻咽部取样,但对于肺炎来说,肺部的病毒浓度是最高的,鼻咽部相对较低。」
他提到,之前中日友好医院有一个病人,鼻咽部3次取样都是阴性的,后来医务人员给该病人插了管子从肺里面取样,结果呈阳性,「因此,鼻咽部取样的阳性率是低的,因为病毒量低,只是间接反映肺部的情况。这可能会把像中日友好医院这样的病例漏诊,引起一系列麻烦。」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副主任杨功焕认为,临床确诊病例数暴涨应该是存量的释放。(图/路透)
彭志勇表示,这次新增临床诊断病例,从管理角度讲来讲可能会好一点,不让那些人(核酸检测呈阴性的人)转到「分母」上去,从而放松警惕导致疫情扩散,「湖北病人多,情况特殊,可能成千上万的人都是这样的情况,这类人不重视的话,可能会很麻烦。」他说。
但彭志勇同时提醒道,尽管在临床诊断上,90%病人的表现都是很典型的,但还有一些非典型症状,无症状的病人,「这种情况就相当难检测了,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疫情传播那么快的一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