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为媒,湖北赏花经济走进春天里
长江商报消息 武汉大学三年级的程颐帆3月初就接到了父母的电话,远在广州的爸妈询问樱花开花时间,今年他们想来武大看樱花。高铁开通以后,许多广东人都组团来汉。往年武汉人口中的“春季踏青游”变成了如今的“赏花游”,江城也在春天里变成了炙手可热的旅游目的地。为了让父母玩好,程颐帆特地做了功课,他发现湖北是一个“花花世界”,有多种花可赏。
事实上,不是经济学专业的程颐帆并不知道,除了旅游以外,这些“花花世界”为湖北的经济带来了诸多变化。有专家总结说,湖北大力发展“赏花经济”前景大有可为。
根据全省各地的“赏花经济”规划来看,武汉旅游部门以樱花梅花为主题向全国吆喝赏花;麻城杜鹃红火5年为当地赚取近10亿年的综合收入,麻城政府和旅游局也为将来做出了详细规划,打造完整的杜鹃旅游集散地;荆门政府则补贴当地农户,开发“农家乐”。不得不说,如今以花为媒的新兴产业链已经在湖北各个地区接连绽放,“赏花经济”已经从旅游业走向了各种领域。
本报推出“花为媒”专题,希望为湖北“赏花经济”的发展提供助力。
花事不了,踏青游华丽转身
“赏花游可以从春节开始,一直持续到5月左右。”湖北省旅游部门的工作人员在问起湖北“花事”的时候这样说,春节后,虽然天气一直持续阴冷潮湿,武汉东湖梅园依然吸引了不少游客观赏。根据官方统计数据,仅2011年,东湖梅花节就接待游客达18万人,而今年到目前为止,游客数量已超过12万人次。“每年梅花门票的出售量都已20%的幅度增长。”
梅花之后,武汉的樱花、荆门的油菜花、麻城的杜鹃花相继开放,整个湖北花事不了。
“近年来,湖北各地以‘踏青’为主的旅游主题活动已经被‘赏花’代替,赏花活动也一年比一年兴旺。”省旅游局统计发现,除了赏花的门票增长以外,以自驾游或组团游形式到湖北各地赏花的游客也带动了当地餐饮、服务休闲等相关产业,各地区政府和旅游部门都开始抓住“赏花”产业的火爆,扩大和拉动其他行业的经济发展。
记者了解到,武汉、麻城、荆门、宜昌等地,在尝到了“赏花经济”的甜头以后,开始大力开发赏花项目。以东湖梅园为例,梅园最初时仅是磨山的一处梅花苗圃,当时仅7亩4分地,20个品种。上世纪80年代将之扩大为120亩,并从全国引进梅花品种对市民开放。由此,市民逐渐形成春节前后踏青赏梅的习俗。如今,经过多次扩容,梅园已占地800多亩,达309个品种,共2万余株。“麻城也一样,杜鹃花不再是长在路边的山花,变成了大型风景区。”省旅游局官员介绍,近年来,麻城开发了“龟峰山”等赏花景区项目,将赏花变成了完整独立的旅游产品,彻底取代了往年“踏青游”。
“应该说,现在几乎听不到踏青游的概念,一到春季到处都打起了赏花的招牌。”一位旅行社的导游说,对于旅行社来说,湖北省内游的产品推广已经看不到“踏青”的字眼,春游活动实现了赏花的华丽转身。
武大樱花与黄鹤楼齐名
各地赏花热之中,武汉作为湖北的省会城市更是受到了诸多关注。2010年,武广高铁开通后,武汉的赏花潮越发火爆,当年就迎来30万游客赏花,2011年则增加为50万人次,其中,一半以上的游客来自广州。
程颐帆的亲友们就是这些数字中的一部分,“第一年还有些混乱,第二年就好多了。”程颐帆记得,去年,姑妈家一家6口人到武汉来“投奔”他,高铁来去玩了整整一周时间, 走时,姑妈评价“走到哪玩到哪,住到哪吃到哪,挺好的。”
程颐帆姑妈所说的“走到哪玩到哪”并不仅仅指武大赏樱花,他们一家还去了东湖和植物园,到黄陂新洲吃了农家乐,还坐了夜游江城的游船。
记者了解到,去年和前年,武汉东湖、武大和植物园的游客人数连续刷新历史纪录,尤其在双休日更是迎来众多“高铁团”。从历史统计资料看,2011年3月26日一天就有5万人来汉赏花,创下单日游客人数之最。旅游业内专家认为,这些数据足以说明,武汉已经异军突起,成为一座新型的赏花之城。
“明明住在‘花城’,却偏偏要跑来‘江城’赏花。”话虽这样说,程颐帆对于亲友们的热衷度还是非常理解的,作为中部城市,武汉有着独特的气候特点,春日之下可以形成“百花齐放”的特点,尤其是樱花之景享誉全国。“我的亲戚都想来看看传说中的武大樱花。”程颐帆坦然,到武大来看樱花并不仅仅是看景,也能体会百年校园的人文风情。
随后,记者从各大旅行社证实了程颐帆的话。中国国旅、青年旅行社、九州旅行社等旅行社的市场分析员都告诉记者,高铁开通以后,春季来武汉的赏花团猛增,许多人报团时都点名要到武汉大学,不包含武大游的产品根本卖不动。“百年名校,古色古香的建筑再配上灿烂似雪的樱花,这是一种无法复制的独特魅力。”九州旅行社市场分员介绍,与全国其他赏花城市相比,武汉大学的樱花风情有着绝对优势,与黄鹤楼长江大桥一样有名。
很快,程颐帆的父母就要来汉赏花,他们给儿子下了任务,想吃武汉的鸭脖子和热干面。程颐帆听经济学院的校友说,这就是专业术语中的产业链。
记者了解到,去年全省花朵背后带来的链条性经济非常火热。一位在东湖边开农家乐的老板说,去年3月下旬的一周时间,他的小店每天接客量都在千人以上,10张饭桌从早到晚都爆满,随时都有人在门外等候翻台,7天盈利5万元。“一个星期赚了一年的钱。”
另一方面,武汉轮渡公司也借着赏花契机,推出夜江游船。去年3月,每日的游船接客量都达到百人以上。“最高的时候一天就有300人坐游船。”轮渡公司负责人说,游船项目受天气影响很大,旺季在3月到9月,其中4月前后的赏花期最为火爆,经常有旅行社包船。
同时,针对2010年住宿和饮食井喷的情况,江城包括香格里拉、晴川假日等大型酒店,都在赏花期推出“赏花”套餐,针对游客不仅价格优惠而且快食快走。不少就酒店甚至提供“赏花优惠”服务,凡进店入住的游客都可以领取赏花券,减免部门赏花门票。
与武汉一样,麻城和荆门这些市外赏花地也从花中尝到了甜头,景区门票和饮食服务收入为当地财政做了不少贡献。“我们现在接团都是赏花3日游项目,可以玩遍武汉周边。”一位旅行社的导游说,不论是自驾游还是报团游,麻城当地的各种餐饮住宿都处于井喷状态,去年仅门票收入一块就为麻城进账2000余万。
“应该说,赏花背后可以做的文章很多。”中国国旅的市场分析员说,目前,湖北各地开始意识到把“花经济”变成“花产业”,但延伸项目做得还不够好。在这一点上,长沙或者成都的经验值得借鉴。例如,长沙在接待游客赏花游玩以后,晚上就会安排游客品尝当地美食,然后抓住长沙文艺事业发达的特点,安排游客观看文艺演出。之后,再去足浴,然后宵夜,到那个时候,时间已晚返程已经不可能,只能找酒店入驻。“这一天,游客就在长沙消费了5次以上,武汉也可以这样安排。”有业内人士建议,湖北赏花游都可以和当地的美食、特色消费等结合起来,形成一系列的消费产业,最好能开发相关的周边产品,如樱花饼、油菜食用油等等,将花背后的经济开发干净。
“接待亲友确实很累,但好歹就几天,送走他们就轻松了。”虽然,程颐帆前两年已经相继接待了无数批亲友,但总体繁忙应酬的时间都不超过两周。能让程颐帆松口气的花谢时间,就是旅行社最烦恼事。
“武大樱花花期最短,就7天左右。”一位地接导游到过国内其他赏花城市,与广州、昆明这样四季如春的天然花城相比,武汉的樱花与洛阳牡丹、婺源油菜花一样,都是“事件性”的赏花活动,每年到了特定的时候开放,除了季节性强以外,持续时间也非常短暂。于是,旅行社可以赚到的利润也就非常有限。
“你们就住学校的招待所,我提前去订房间。”程颐帆接完爸妈的电话,就赶去招待所订房。这样来“投奔”亲友的人也是让旅行社烦恼的所在。
根据各旅行社的统计,2011年的接团数量比2010年明显下降,随着政府大量配套项目的开发,大多数游客开始享受自助游的便利。“买高铁票和订房都非常容易,用不着旅行社。”春秋国旅的导游遗憾地告诉记者,武汉的交通便利,七天、如家、锦江等全国连锁的旅店都可以网上订房,另外,赏花旅游与其他不同,无需讲解,导游也就自然被“抛弃”了。“我们只好联合开发武汉深度游,把游客们带到省博、辛亥纪念馆这样历史人文地,来吸引游客参团。”该导游说,现在,很多旅行社都推出了“散客一日游”产品,串联武汉经典景区,对抗赏花游的软肋。
从官方角度来说,针对花期短的旅游缺陷,湖北旅游部门也着手开发“四季花开”项目。据了解,武汉拥有8类具有全国示范效果的花卉品种,其中樱花、梅花、荷花已成规模,郊区和1+8城市圈更是有很多“花资源”。随着高铁旅游时代来临,上海到武汉的高铁开通后,北京、西安到武汉的高铁也将开通,届时将形成四小时高铁城市圈,接纳东南西北的游客。有业内人士表示,武汉城市圈可以整合资源,排序打造春赏樱花,春夏赏杜鹃花,夏赏荷花,秋赏枫叶,冬赏梅花,还可以看雪花,形成一个大区域的赏花品牌,四季都有花看。
他山之石
在日本,看樱花是件盛事,在樱花即将开放的时候,在商店、酒店、饭馆、礼品店、食品店、旅游用品店等商业场所都布置着各种以樱花为主题的各式各类产品,让人逐渐感受到正在日益增长的樱花的热度与影响力度。
很多媒体都纷纷开设“花情预报”,详细报道各地樱花的开放时间与开放情况,让大家随时根据这些花情安排自己的旅游活动与生活活动。
在日本,樱花开放不仅有时间,还有方位,一般都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从南向北开放,追逐赏花的游客也随花不断北上,形成一股由南往北的旅游潮流,这股赏花的潮流所到之处,就在那里掀起一股旅游的经济热潮。
婺源:物尽其用的油菜花
婺源的油菜花景色与云南罗平、贵州安顺、青海门源一道,被广大驴友并称为中国“四大油菜花海”。每年3、4月份,婺源县的油菜花把乡村田野装扮成一片金黄,陶醉着四面八方的看花人,也强势拉动了该县餐饮、住宿、购物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每到盛花季节,婺源数百家宾馆和农家旅馆几乎全部爆满。
在婺源,油菜花可谓物尽其用,生长在田野里的油菜花除了供人观赏,生产的婺源菜油海是当地著名的特产。10万亩油菜,仅产菜油每年就给农民带来颇丰的收入。油菜籽榨油后的菜籽饼,营养丰富,是一种理想的鱼饲料,婺源靠菜籽饼养鱼的鱼户就有500多家,既降低成本又环保,养出的鱼肉质鲜嫩,营养价值高,深受广大游客青睐。油菜的大量种植也带动了当地养蜂业的发展,村民把蜂蜜拿到景区卖,供不应求。
本版稿件采写 记者 王晴 余鲁西
湖北大学旅游发展研究院院长马勇
拓展延伸赏花产业链
长江商报:赏花经济是指什么?
马勇:随着特定事件或特点时间的到来,人们日常的经济生活中会发生一些特定的节事营销的经济活动,形成一些与众不同的特色经济,例如春游经济、春节经济与奥运经济。春游经济是指在3月、4月与5月这春季三个月的时间内,围绕春天旅游所发生的一切有经济价值或经济效果的各类活动。
春游包含了很多受人欢迎的旅游内容与旅游项目,首当其冲就是赏花,通过观赏花卉活动所带动的旅游、休闲、餐饮、服务等相关产业链创造的经济效益,春天的“赏花经济”也应运而生。
长江商报:武汉赏花经济发展如何?
马勇:江城赏花由来已久,最开始是市民个体自我行为,没有形成旅游规模。后来随着人们观念转变,旅游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人们有钱有闲又有愿望出游。由于交通改善,原本是本地性休闲活动的赏花游,随着高铁同城化时代来临,时间距离缩短,引发人们能够实现空间上的远距离出游赏花。而且近年来武汉旅游氛围改善,为成为旅游目的地进行自身打造,也让江城赏花变得更具吸引力。
武汉正在从观光城市向休闲度假城市转变,从旅游集散地向目的地转变,但从目前而言,武汉的产品体系还没有达到这一高度,支撑体系也不够。面对暴增的游客,武汉还未形成完整赏花经济产业链。赏花仅仅就是赏花,还没有围绕一个旅游产品打造一个产业链及配套市场的策划理念,游客来汉赏完花,匆匆吃顿饭,走马观花一圈就回去了。
长江商报:如何打造赏花经济产业链?
马勇:首先要拓展延伸“产业链”,跨越产业边界联动发展。旅游产业链的拓展主要在广度、深度与综合带动等方面,在横向上与各产业部门直接和广泛的融合发展,实现小旅游产业链向大旅游产业链的转型。延长了产业链,各个环节之间形成有机联动,提升旅游产业带动的整体效益。
除此之外还要打造“主题链”,建议一花为主,发展多种形式的旅游产品。以文化创意创造旅游新价值,让消费者在旅游活动中获得更多新的感受和体验,不仅要有好风景,还要有好意境。
赏花,自古以来就是件极风雅的事,需要理想的人文环境和一定的文化积淀,武汉大学樱花最火,主要因为依托了武大的历史文化底蕴。樱花季可以以樱花为主线,借助节事营销,开发樱花古镇游、樱花农家乐游,樱花读书节等等,还可以开发樱花宴、樱花品茗等特色餐饮,丰富产品形式,为游客的潜在需求欲望提供释放的场所,同时也为旅游价值空间的扩展提供新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