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忆老北京
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白旭 陈熙)看着一幅油画中的胡同,55岁的董俊才发现那是他儿时常与小伙伴一起玩的地方。
经过快速发展,那里早已面目全非。不过,对胡同以及那些青砖灰瓦四合院的记忆被保留在了四十多幅油画中。
“北京这些年变化很大,很多地方都和以前不一样了。”他说。“我很庆幸自己还有旧可怀,在一些胡同消失前把它们画下来。”
30岁的傅察丹青看上去像个大学生,是地道的北京人,傅察是满姓。祖辈曾改汉姓“付”,他又改了回来。“丹青”是爷爷给取的名字,似乎注定了他与画笔的缘分。
傅察丹青从小在胡同里长大。“那时候很安静,早上被鸽哨和燕子叫醒。”他说。“整天和小伙伴四处串门,吃百家饭,一直到爸妈叫才回家。”
学画之后,很自然地他选择了胡同来练笔。
通常,一幅画要画一星期。画初稿时,他会在胡同里一站就是几个小时。
“印象最深的就是老街坊的热情。”他说。“这些年我喝遍了所有的饮料,都是画画时那些老街坊给的。”
他会把一些看到的人画下来,也会在画上添上一个小孩,坐在台阶上或藏在拐角处,或跟小狗玩耍。那些都是他对胡同的记忆,有自己童年的影子。
傅察丹青画过姥姥家的胡同。“我曾经在那里踢球,一个小伙伴打碎了一块玻璃,就在这个地方。”他用手指着画说。
十年间,他完成了一千多幅画。很多画里的胡同已经消失了。
“胡同”一词源于蒙古语,最早出现在13世纪的元朝。北京人曾不无自豪地形容北京的胡同“多如牛毛”。统计显示,1944年北京的胡同大约有3200条,到上世纪末只剩不到一千条了。
“我觉得自己是在和推土机赛跑。”傅察丹青说。2009年,他遇上一户人家正在搬迁。主人希望他能把自家老房子画下来。第二天,傅察丹青带着画笔再去的时候,房子已成废墟。
傅察丹青画的胡同大约有200条,但近两年他越来越难找到可以画的胡同了。
事实上,很多去看画展的人是为了寻找记忆。他们和画家的对话常常这样开始:“有没有我们那个胡同?”
董俊才是从网上得知展览的消息赶来的。“这幅画看起来太真实了。”他指着炮局胡同的画说。“胡同很长,有同学家住在最里面,放学了我总是去找他玩。当时也没有觉得太美,但是这段记忆这些年一直挥之不去。”
67岁的孙姓阿姨从昌平赶来。不肯透露全名的她自称在南锣鼓巷的胡同生活了六十年。
“我大半辈子都是在那里度过的,对那里我一直很留恋。”她说。“但是随着北京的发展,胡同里住着没有以前方便了。”胡同里的澡堂子不见了,越来越多的游客让原本安静的地方变得喧闹。
近年来,北京市加强老城改造,翻新老房的同时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并逐步疏解内城人口。据规划,北京中心城区人口要在2014年基础上每年降低2到3个百分点,争取到2020年下降15%左右。
但是,在傅察丹青看来,很多新修缮的院落失去了灵魂。“我喜欢画那些有岁月感的胡同,可能墙皮已经剥落,但每层落下的墙皮都有老百姓生活过的印记。”
图为傅察丹。
偶有例外。一次他在胡同中画画,有位老人站在他身后看了很久,随后提出希望收藏作为留念。
“看到他如此喜欢那幅画,我想我给自己的画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主人。”
大部分画作,他只是拿给人看看,希望老北京人看后能重温小时候的记忆,外面的人能从中一窥北京的市井文化。(图片均为陈熙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