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灯具可获碳权 环团吁严审

国内碳权交易平台本月上线,环团呼吁严审「投资外加性」,避免碳权滥发。图为示意图。(本报资料照片)

国内碳权交易平台本月上线,以台北101汰换地下停车场灯具取得碳权,每吨3500元最受关注。环团指出,换灯具仅须确认并非出于法规要求即可,相当不合理,呼吁这类微型专案加审「投资外加性」,确保减量行为不具经济诱因,避免碳权滥发。

非碳费征收对象可透过执行温室气体抵换或自愿减量专案,向环境部申请取得减量额度(碳权),排碳大户购买后可抵扣碳费。环境部表示,大排放源使用碳权,促使小排放源减碳,将能发挥「以大带小」作用,扩大减量成效。

「国内减量额度交易平台」上架6案,每吨价格2500至4000元,其中台北金融大楼公司汰换台北101大楼地下停车场B2至B5共2841盏照明设备为LED灯具,每吨售价3500元、总数30吨。据调查,目前95案抵换专案通过注册,其中13案是汰换照明灯具或空调。

环境部说明,抵换或减量专案取得碳权前,需执行「外加性分析」,分为法规外加性、投资外加性、障碍分析及普遍性。例如执行法规外加性目的是确保减量行为非因法规要求而执行,投资外加性则确认减量行为不具投资效益。

环境权保障基金会专职律师吕冠辉说明,换灯具可省下许多电费,已具足够经济诱因,然这类专案只需法规外加性分析,不用审视投资外加性,让企业省电费又拿碳权,相当不合理。

他强调,排碳大户只要购买碳权,就能减少一定的减碳责任,担忧换灯泡这类碳权伤害现行减量机制。另外,碳费最高每吨300元,目前上架碳权每吨数千元,是否会有企业购买?怀疑能否发挥「以大带小」的功能。

环境部气候变迁署副署长黄伟鸣回应,换灯具规模小、减量效果明确,如果再加上投资外加性分析,担忧企业因审查机制复杂、耗费人力,不愿减碳、节约能源,因此目前仅规范这类微型专案执行法规外加性审查。

他也解释,台湾首度执行国内碳权交易,加上企业考量未来碳价愈来愈高,才订出较高价格,且有的碳权标示具环境有益的效果,部分企业为达成ESG,可能会选择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