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费恐成小金库 环团吁设管考机制
图为中钢顺利轧钢三厂第二热浸镀锌智慧制造产线正式启用。(中钢提供)
立委赖惠员昨天邀请相关部会召开《气候变迁因应法》公听会,立委吴怡玎在会中表示,如果碳费每吨课100元,以中钢2020年直接碳排计算,预计每年缴交的碳费仅占中钢当年营业收入不到1%,呼吁应从公营排碳大户如台电、中油等开始执行「公营事业应先行」。经济部次长陈正棋则回应说,中钢、中油及台电等泛公营事业的减碳目标,已列入经济部的每周报告事项中。
立委蔡壁如表示,民众党版气候法草案要求各部会权责应入法外,也把净零路径入法,而且应分短期碳费、长期碳税,否则若以碳费100元试算,每年收入达200多亿元,恐怕会成为环保署的小金库;财政部赋税署代表说,碳费及碳税都是减碳的工具,但希望不要重复课征,会评估碳税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减碳救地球、调适救台湾」,立委洪申翰认为,若要做好调适则应有气候科研做基础,建议应成立气候科研专责机构统筹规画;环保署副署长蔡鸿德表示,希望成立环境研究院后再设置科研中心,针对CCUS(碳捕捉、利用与封存技术)中的U(利用)进行研究。
环团则呼吁,应拉高气候治理层级,确立部会权责,而碳费有效性需要有执行及管考机制,且要规画短期碳费长期碳税的方式,更要让公民诉讼条款并肩同行。
蔡鸿德说,如果是环保署所属的如环评法、空污法等法规都会纳入公民诉讼条款,公民团体可以借此要求政府执行,但气候法是政策目标,设计是让民众在前端有更多参与的机会,而不是后面的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