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费拟2.5万吨免征 环团:恐减收37亿

今年起排碳有价,环境部拟提供各厂2.5万吨的免征额度,环团忧恐减征37亿余元碳费。图为位在高雄的中钢。(本报资料照片)

今年起排碳有价!依环境部规画,今年第一季碳费将由碳费审议会拍板,排碳2.5万吨的事业单位明年将要缴交碳费,环境部3日与环团座谈时却表示,拟提供各厂2.5万吨的免征额度,环团当场批评,如果有公司刻意化整为零,就能获得更多的额度,且以碳费一吨算300元共500余家,碳费恐减征37亿余元。

气候署在3日研商会指出,事业自行计算碳费的公式为:碳费应缴费额=(排放量—2.5万公吨二氧化碳当量)×收费费率。但这个公式与原先提及排放2.5万吨以上企业征收碳费规画不同,多个环保团体当场表达不满。

绿色公民行动联盟研究员沈宜臻表示,假设要收取碳费的公司有500多家,每间提供2.5万吨的免征额度,若以一吨300元试算,则会有约37亿余元碳费损失,且目前排碳量计算为各排放源分别计算,担心会有无良公司切成细碎的排放源,就能获得更多的额度。

环境权保障基金会专职律师吕冠辉说,如以原来的做法,所有排碳大户会努力把排碳量减少至2.5万吨以下,好规避缴碳费,但如果采规画的计算公式,则减碳力道大减;地球公民基金会专员郑泰钧则说,环保署(环境部)曾委托伦敦大学研究并提及碳定价不应提供免征额度,否则会减少厂商减碳诱因。

台湾气候行动网络研究中心总监赵家纬说,经检视部分在2.5万吨边缘的排碳大户包括台积电、友达等,这些大企业需要透过这些免征额度以利与同业竞争吗?

对此,环境部气候变迁署署长蔡玲仪说,主要是担心会有在2.5万吨边缘的排碳大户不断规避,反而造成行政上的困扰,才会规画扣减2.5万吨,只是盼透过会议与大家讨论,目前还在沟通及讨论阶段,仍未有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