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费变金库?环团批:「二次补贴」企业减碳 恐沦财团提款机
环团批评,碳费二次补贴企业减碳,恐沦为财团予取予求的金库,地方政府应停止喊价。(本报资料照片)
温室气体管理基金2026年将入帐60亿碳费,台中市长卢秀燕、新北市长侯友宜、高雄市长陈其迈皆喊话碳费留地方。环团批评,碳费二次补贴企业减碳,恐沦为财团予取予求的金库,应停止喊价,并提出3点呼吁,要求碳费使用以气候变迁调适、日常减碳作为和公正转型为优先、初期碳费使用应拟定「碳费预算书」并建立公民参与机制、地方政府完备净零法制与上位计划,再谈碳费使用。
环团直言,地方政府不分执政、在野,竞相颠倒碳费意义,盼「二次补贴」企业减碳,放任财团左手缴交低廉碳费,右手再从政府索取碳费,恐导致碳费沦为表面功夫、温室气体管理基金沦为财团予取予求的国家金库。
环团认为,地方减碳当然需要碳费支持,然气候变迁冲击,不仅局限碳排大户所在县市,若无通盘的气候脆弱度分析、公正转型研究调查,恐难以盘点地方真实需求。
环团举例,农业县市遭受极端豪雨、高温的损失,可能不亚于高碳排的都会地区;相对低碳排的台北市可能因破纪录高温,加剧热岛效应;高碳排产业聚集的高雄市等,传统产业劳工可能面临产业结构的变化,急需了解产业动向,以及劳动权益的保障管道等。
环团也发现,明年度温室气体管理基金补助地方政府的经费就达1.07亿元,占总支出高达20%,是占比最高的用途,荒谬的是,在野党目前在立法院停审预算,连温室气体管理基金拨予地方的净零经费也被变相冻结,在野党国会、地方不同调,恐怕只是自相矛盾、拿石头砸自己的脚,难以取信于民,更欠缺论述正当性。
环团强调,盼在野及执政党、中央及地方政府悬崖勒马、停止喊价,回归《气候变迁因应法》的立法精神,尽速召集温室气体管理基金管理会,提出碳费预算书,让碳定价制度能够实质减碳,停止补贴财团。地方则应先提出净零上位计划和法制基础,再谈碳费运用,碳费用途更不应沦为市场叫卖,应广邀民间参与讨论碳费运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