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程货柜货连续三个月从五成降到四成以下 谢志坚分析原因

▲谢志坚分析回程货柜货装载比例降低的原因。(图/纽泽西港务局提供)

记者张佩芬/台北报导

丹麦海事数据分析公司Sea-Intelligence在最新分析中指出后疫情时期贸易失衡状况恶化,货柜船回程舱位利用率偏低,对此阳明海运前董事长谢志坚认为,现在货柜船越来越大型化,今年前8个月亚洲航往欧美、地中海的航班能有高装载率,是因欧美进口商提前进货,而回程货就没有提前进货的状况,因此才会显得装载率偏低。

Sea-Intelligence数据显示,在新冠疫情爆发之前,回程船舶利用率徘徊在50%左右,但此后一直在下降,并于今年8月首次降至40%以下,以所有头程船舶100%满载来计算回程利用率,将货柜船的航行距离(以标准20呎柜*英里为单位),可以看到回程利用率连续三个月降至 40%以下,今年8月创下历史新低,仅达36.6%。

该公司执行长官艾伦·墨菲解释说:「因此,很明显,从全球角度来看,自疫情爆发之前以来,贸易失衡已经急剧恶化。对于货运量最大的五个深海贸易来说尤其如此,与疫情前的情况相比,这些贸易失衡都显著恶化。」

根据分析,这意味着,要么头程贸易将越来越多地为空箱的重新定位“支付”更多费用,因为“自己付费”的回程货柜越来越少,要么回程托运人将必须支付更高的运费,因为支付回程货柜占船舱空间的比例较少。

墨菲总结道:「运送人是否会尝试将这种额外的成本不平衡推向头程或回程,将完全取决于他们服务任一市场的策略。」

谢志坚分析,欧美运往亚洲的货载,很多是像废纸、废铁、化学品、谷类、大理石等这类较大宗货物,这些货没有抢运的需要,而今年因红海危机,船只绕行好望角致使混乱船期,以及美东罢工可能,让欧美进口商都有提前进货状况,今年前7个月欧洲进口货成长6.7%,就属于不正常状况,意味着今年第四季淡季会更淡。

由于装载货物到欧美的货柜,必须及时运回亚洲,好再装载亚洲运往欧美的货载,在回程货不足情况下,船公司有半数舱位必须用来搬运空柜回亚洲,谢志坚指出,他在阳明担任董事长期间,要求业务部门要想办法抢运回程货,以降低货柜回运成本,曾经业绩好的时候,回程能装到六成的实柜。不过回程运价是非常低的,上周五德鲁里公布的或运价价指数显示,上海到洛杉矶每大箱(40呎柜)运价有4941美元,洛杉矶到上海仅有710美元,是七分之一价。

不过货柜船公司也曾经有放弃装回程货的时候,在疫情期间的2021年11月5日到19日,美西港口船只平均在港时间高达28天,2022年1月9日,美西两大港创下109艘船候港纪录,当时货柜船公司在缺船、缺柜情况下,曾经有相当长一段时间为了缩短船只在港时间,并且能尽速将货柜运回亚洲装载超高运价的去程货,大量放弃收载美国运往亚洲的货载,最后还引发美国政府出面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