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北京争奥成功路 欧洲城市全抽腿
▲北京庆祝获得2022年冬奥承办权。(图/达志影像/美联社)记者洪侦源/综合报导
借由大型国际赛会的举办,来带动主办城市的发展,为过去常见的口号,但近年全球经济局势不乐观,就算有钱办,也不见得让国民买帐,北京这次没有欧洲城市当对手,就是因为这些城市都与预算庞大恐引起反弹而抽腿。
2022年冬季奥运,除北京与张家口以及这次对手阿拉木图外,原本还有巴塞隆纳、奥斯陆、克拉科夫、斯德哥尔摩以及利维夫有意角逐, 巴塞隆纳经评估机会不大而放弃,并把目标放在2026年冬奥上。
后来正式递交申请书的有北京、阿拉木图、克拉科夫、奥斯陆以及利维夫,去年7月7日经IOC(国际奥会)遴选后,由北京、阿拉木图以及奥斯陆出现。
斯德哥尔摩被瑞典政府拒绝提供财务保证,克拉科夫从宣布角逐开始,就不获民意支持,返对者占70%,奥斯陆原本是大热门,也因挪威公投结果有过半国民不支持而宣告放弃,至此北京的欧洲对手全数退出。
虽然只剩北京与阿拉木图,但哈萨克本钱不比中国差,也因此在85张选票中,扣除放弃的1票,北京以仅以4票之差胜出,〈Yahoo sports〉专栏作家维特塞尔(Dan Wetzel)去年10月就发表专文指出,2022年竞标冬季奥运的结果是,会诞生一个主办城市,另一个是幸运的赢家!
北京也将成为史上第一个同时举办过夏季与冬季奥运的城市!
(图/达志影像/美联社)>>>接收更多精彩赛事,欢迎加入《ETtoday运动云》粉丝团
★图片为版权照片,由达志影像供《ETtoday东森新闻云》专用,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达志影像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