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就可拥有媒体?

袁明豪

资本主义自由市场中,似乎一切都可待价而沽。今日的台湾媒体似乎成为了另外一个自由市场的商品,价高者得标。最近针对壹传媒交易案的讨论,对「反媒体巨兽青年联盟」的批评者认为市场机制能够汰弱留强,并将资讯来源的选择权丢给了阅听者。然而,阅听者真的能自由选择资讯来源吗?在台湾,这些传播资讯的媒体,真的只要有钱就可以拥有吗?

资本家的控制

事实上,阅听者并非能够自由选择资讯来源。例如:我们每天在搭乘捷运或其他公共运输工具时,车厢的里里外外的广告,并不是我们自由地选择看到什么,而是广告买家决定了我们每天眼前所看到的。

可是新闻与广告不同,它代表民主社会的第四权,负责监督政府民意代表及企业。这样与公共利益如此关系重大的媒体产业,竟然要被台湾最需要被监督的两大产业-金控业及高污染石化业-入主,买家还是产业中刚好发生过内线交易背信及多次重大工安意外的代表财团。此外,媒体巨兽的旺中集团,不顾媒体言论集中化与垄断之虞,仍想咬苹果扩大媒体版图,着实冲击原本存在多元价值的媒体生态

政府若允许这些产业入主媒体或扩大其对媒体的影响力,从此以往,看似来自自由民意舆论的新闻评论实则为某些利益集团政治正确产物。先前旺中集团所制造的黄国昌走路事件,也将会持续上演。这样的结果严重威胁台湾过去所建构的言论自由与民主价值。此外,第四权的媒体本该保障全民公共利益,这样特许现今壹传媒买家的结果,将排挤其他的公共利益;这些社会应关注的公共利益,就像是煮蛙效应一般,被牺牲仍不自知。

金钱正义的攻防

近期即将来台演讲的全球知名「正义」论学者哈佛大学教授桑德斯 (Michael Sandel),在他的新书《钱买不到的东西:金钱与正义的攻防》提醒着世人,自由市场应存在道德界限。这个道德界限就是:社会应该决定用什么样的价值来治理社会、公共财及公民生活的各领域。刻正,苹果与壹传媒买家的适格问题,是台湾民主发展的转泪点,公民应该一同慎思自由市场的道德界限。台湾社会真的愿意接受这种前科累累的买家入主壹传媒,而牺牲得来不易的民主价值吗?

作者袁明豪,国立台湾大学政治学系博士后研究员。ET论坛欢迎网友更多讨论与声音投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