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庆辉/新闻媒体有可能「社团化」吗?
▲现今《爆料公社》等facebook社团已成新闻媒体一大素材来源。(图/翻摄自facebook《爆料公社》)
大家都很清楚,今天新闻媒体上每天都有极大比例的内容材料来自facebook《爆料公社》、《我是XX人》、《黑色豪门企业》……等很多社团,我们搞新闻的跟不是搞新闻的都很清楚,浏览这些内容材料及留言互动,可能比阅读被写成的新闻还有趣。
3年多前我就跟同事说,粉专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接下来是「社团」的时代!但社团的经营比粉专的经营得把「自己」更投入,得更有特色、更有个性,社团的版主比粉专的小编,更不容易。
粉专留言新闻价值小
也是在那个时候,facebook发表要推广社团的应用,并不断在优化社团的功能。确实,如果你两者都在经营的话,两者的功能差异愈来愈明显。包括社团可以影片+图片一起贴文,粉专要付费才有这种功能;社团可以禁言个人跟限制个人在单篇贴文留言,而粉专只能隐藏留言或封锁;社团可以决定谁可以加入社团,也可以把社员踢出去。进而在社团里,更是志同道合、臭味相投的同温层。
但这些并不是重点。重点是,新闻媒体基本是单向式的传播,即使透过粉专推荐新闻,也只是请粉丝来阅读我们已经写好的新闻。针对这篇新闻的留言讨论,或许也会有报导的价值,但基本上已经很难再有新闻价值。
同时提供素材和观点
反观大家现在看到的新闻,来自这些社团里社员提供材料的新闻,都会摘录很多留言讨论的意见。也就是说,这些社团的社员不仅提供的新闻材料,社员间的留言讨论也已成为新闻报导的一部分。进一步说,这些社团提供了新闻材料,更提供了「读者观点」。
▲国发会前副主委邱俊荣遭爆当众偷拍被活逮,经社团肉搜身分曝光,登上各大新闻媒体版面,最终辞职作结。(图/ET资料照片/翻拍自爆料公社影片)
甚至,新闻就在这些社团里「不断更新」,社员的互动改变了事件(新闻)的发展。就像单纯的一件「偷拍」,《爆料公社》社员眼尖,发展成一位政务官下台的「大结局」。而这《爆料公社》更进阶到《爆料公社App》,显然更能凝聚新闻材料与互动。
愈接近现场才愈真实
新闻要愈接近现场才愈真实。新闻社团会不会就是下一代新闻媒体的样态,或者是新的模式?如果是这样,这些社团是不是其实也是新闻媒体?而新闻媒体有没有可能自己发展这新的模式?
本文没有结论也没有建议,只是提供一个思考的方向与开放的讨论,或者是一个创新的番仔火。
好文推荐
蔡庆辉/影音新世代之下辈子不再做新闻媒体
蔡庆辉/新媒体一样要一步一脚印
蔡庆辉/新媒体的世界杯
●作者蔡庆辉,ETtoday新闻云共同创办人,现任社长。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88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