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庆辉/有了「媒体大脑」 还需「媒体人脑」吗?
▲媒体工作者们,与其担忧AI 时代来临是否恐将失业,不如好好思考如何驾驭AI、提升自己的能力。(图/Pixabay)
有没有发现ETtoday新闻云的新闻可以念给你听?而且这机器人念的声音还满甜美的。然而,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功能,真正巨大的改变正冲着新媒体而来。
当美国诸多传统媒体,甚至网路新媒体在2017年都传出不好的消息,「《赫芬顿邮报》寿终正寝,虽然它仍然“活着”」、「美国的原生数字媒体正在集体崩盘?」2018新的一年新的科技,会给新媒体带来什么?
这张照片是截自一支新闻影片,影片的最终有一些小字,简体字,我很用力的看,把它的文字打出来:
实时调用服务器数量:1000台,分析网页108786961个
检索视频15793分钟、音频4464分钟,调用知识节点437个
计算耗时:10.3秒
知识产权保护:已启用
用户反馈分析:已启用
自动事实核查:已完成
先别问这是打哪儿来的,有没有忽悠?先看这2分13秒、机器人制作出来的新闻影片,你看到了什么?看见它是一个机器人剪辑影音,针对会议的一个剪辑模型;看到了它用了1,000台伺服器、看到了它分析了1亿878多万个网页、检索了15,793分钟的视频、4,464分钟的音频,调用了437个知识节点,然后,它只耗时10.3秒就制作出来这支影片?还是你看到了……但记者呢?记者哪儿去了?
虽然它机器的语音没有我ETtoday新闻云的好听,但我只是把稿子念出来,它却是一支从头到尾完全非人工制作的影音,我心中岂只百味杂陈?
曾经,在2001年,《新华网》一行高阶主管来参访当时的《ETtoday.com东森新闻报》,回去没多久,《新华网》的网页便改版,且超像我们ETtoday。而今,我则想向他们学习,这所谓的「媒体大脑」。
这段新闻影片,是不久前新华社发表的人工智能采编应用系统,利用「媒体大脑」平台的智能采集、用户分析、图像识别、语音合成等功能,推进在策划、采集、编辑、加工、分发、反馈等全流程应用,探索智能化编辑部的标准和范式。
那是好多年前的事。右手握着钢笔,左手刁根烟,在飘着记忆中香味的稿纸上,书写刚采访来的新闻,当时,觉得那是一种优雅。写完稿后,装进稿袋,送到火车站丢上火车,刚电气化的列车就会把稿子送到台北;进了报社,才送至编辑台编版、付印。后来传稿改用传真,再来才是用PE2编辑器的笔电,连上拨接网路把稿子传回去。
我在当记者的第一年,拿到第一波的BB call,现在却是透过Messenger、WeChat、Line即时联系。当年是靠自己勤做笔记、勤做剪报,及报社像图书馆的资料室存放成千上万剪报的资料库(超佩服管理资料库的同事,问他们什么立刻能找到);然现在靠的是谷歌。以前靠的是我脑袋里丰富的记忆,把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历史背景、关联人事物,快速用我聪慧的专业整理后,下笔写成新闻。但,除非我的主管比我厉害,否则没有人可以在付印前检核我的稿子是否有错。而在那个年代,我哪管读者有什么反应?因为我根本无从得知。
在我年轻的那个年代,我只要一支笔、几张稿纸,甚至不需要稿纸,只要一张纸片,我都能把新闻任务完成,而且我每天可以写上5、6千字。那个年代,我没有任何辅助工具,只有靠自己的脑袋。
今天,把人脑换成电脑,先不要去担心它会取代你,把你Fire掉,而是,科技能否提升你的采编力?提升你的竞争力?新媒体要思考的,便是如何运用科技工具,提升编采人员的采写能力。而媒体人要思考的是,如何运用科技工具,提升自己的采写能力,而不是担忧自己的工作将被机器人取代。
好文推荐
蔡庆辉/逃离脸书?那除了脸书,你还能怎样?
蔡庆辉/AI这只「黑天鹅」 是「牠」还是「祂」
●蔡庆辉,ETtoday新闻云共同创办人,现任社长。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88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