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体拔毛」重创大陆兔毛出口 养殖场半个月没订单
山东、江苏等地村庄的安哥拉兔养殖场活剥兔毛,这残忍的画面被亚洲善待动物组织公布后,国外多家知名服装品牌陆续停产相关产品,也让大陆兔毛出口受到严重影响。有兔场反应,近半个月以来没有收购兔毛的客商上门。
安哥拉兔是世界著名的毛用型兔品种,长毛兔的一种。因为毛细长,有点像安哥拉山羊,因此取名为安哥拉兔。
亚洲善待动物组织(PETA Asia)暗访大陆安哥拉兔养殖场,直击了残酷的兔毛皮草产业,从未公开的影片十分骇人。卧底镜头揭发了安哥拉兔长期受虐,养殖场工人粗暴地直接剥毛,无视牠们痛得尖叫哀嚎,剥光后再扔回笼子里。
「兔子每3个月就要忍受一次这样的痛苦。如果2至5年后牠们还活着,牠们的喉咙就会被切开,肉体被拿去卖钱。」该组织号召人们永不购买或穿着安哥拉兔毛。
▲▼大陆养殖场里的安哥拉兔,每隔3个月就要被生剥一次毛,这种痛苦,至死方休。(图/PETA)
《新华社》20日报导,「如果不是一段网路视频,谁也不会想到,一只兔子的命运竟然能影响一个国家相关产业的国际贸易。」
报导指出,安哥拉兔受虐的影片发布后,CK、Topshop、HM等品牌迅速回应,将停止采购兔毛和停产兔毛产品,这也使得大陆兔毛生产企业订单大量缩水。
浙江省嵊州市被称作「中国长毛兔之乡」,目前有60万只存栏兔,涉及3万多农户,年可出口兔毛9000吨,销往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底本是兔毛市场需求量最大的时期,而当地多个养兔场反映,近半个月以来都没有收购兔毛的客商上门。
中国畜牧业协会兔业分会发布声明称,协会在大陆长毛兔的主要养殖区山东、浙江等地调查后发现,网传手拔毛的采毛方式,「仅是个别养殖农户较为极端的不当行为,不具有代表性。」
中国畜牧业协会兔业分会副会长、嵊州市畜产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钱庆祥也说,影片中对于兔子活体拔毛是不全面、不客观的,拔毛后兔子容易感染或被蚊子叮咬致病、致死,其实对于兔农来说得不偿失。
江苏长毛兔养殖户认同上述说法。一名养殖户接受访问时说,剪毛是当地养兔协会推行的取毛手段,虽然拔毛价格更高,但拔毛对长毛兔伤害很大,出于成本考虑,更多养殖户还是选择剪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