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胃炎别急着吃止泻药!医曝超恐怖后果

急性肠胃炎别急着吃止泻药!医曝超恐怖后果。(示意图/Shutterstock)

许多人有过肠胃炎经验,堪称国民小病痛,但急性肠胃炎发作起来,上吐下泻,叫人难受,究竟能不能随手拿居家常备的止痛药或肠胃药应急?为什么多数医生普遍不建议吃止泻药?

●为什么会得肠胃炎?

台大医院内科部暨健康管理中心主治医师曾屏辉表示,顾名思义,急性肠胃炎指的是急性肠胃发炎,只不过造成发炎的原因很多,较常见有3种类型:

1. 病毒性肠胃炎:

包括轮状病毒、诺罗病毒、腺病毒、星状病毒或肠病毒等,因病毒造成肠胃道黏膜发炎所引起,除了透过粪口传染,也可能经由飞沫传播。虽然一年四季都可能出现,但轮状病毒好发于夏秋之间及冬季时,诺罗病毒则以儿童感染较为常见,曾屏辉说。

阳明交通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台北荣民总医院胃肠肝胆科教授吴俊颖表示,门诊中,大约8~9成的肠胃炎病患属于病毒性肠胃炎,通常症状较轻微,2~3天就会逐渐恢复。

2. 细菌性肠胃炎:

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空肠曲状杆菌等,都有可能引发细菌性肠胃炎,通常因食物保存不善、腐败变质或细菌孳生,以夏天较为常见。吴俊颖指出,虽然细菌性肠胃炎较少见,约占门诊肠胃炎病患的1成,但一旦感染,症状严重,可能持续7~10天。

3. 暴饮暴食、食用刺激性食物、食物中毒:

即使未被病原菌感染,但曾屏辉说,如果吃得太饱太撑,胃黏膜被挤压受损,也可能发炎;或者吃麻辣锅,肠胃黏膜不像口腔黏膜较能抗酸、抗热,也可能因为太过刺激而造成肠胃发炎。

另外,有时多人同时上吐下泻会判断可能是食物中毒引起的急性肠胃炎,但吴俊颖说,一旦培养出特定细菌,就会判定为细菌性肠胃炎;只不过,不见得每次食物中毒都能培养出细菌,因此仍归类为食物中毒的肠胃炎。

●肠胃炎会有哪些症状?

曾屏辉指出,严格来说,肠胃炎包括胃炎与肠炎,若没有进一步检查,很难得知究竟是胃炎还是肠炎为主,不过,从临床症状来看,急性胃炎会出现恶心、呕吐,这是因为胃在肠子上方,功能是将食物磨碎,如果胃发炎无法正常运作,食物无法排空、输送到肠子,就会向上从口吐出来。或者因为食物无法往下送到肠子,挤压过程也会造成胃胀、胃绞痛。

而肠子在胃的下段,主要功能是吸收,小肠吸收食物养分,大肠吸收水分,一旦肠子发炎、无法正常吸收,粪便就会不成形,造成腹泻、拉肚子。更严重的细菌性感染例如痢疾,不仅肠子黏膜受损,甚至主动分泌水分,形成严重水泻。

因此,如果合并有肠胃炎,常见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烧、倦怠、虚弱、肌肉酸痛等。吴俊颖进一步指出,略有差异的地方是,病毒性肠胃炎虽然会发烧,但很少出现发冷、畏寒,细菌性肠胃炎则比较容易合并出现发烧、畏冷,而且细菌性肠胃炎也较常合并有血便、脓便,因细菌会破坏黏膜,造成溃疡、流血。

至于一般暴饮暴食或刺激性食物引起的急性肠胃炎,曾屏辉表示,通常不会出现发烧症状,必须有病原菌感染入侵,身体受到毒素刺激,才会启动身体自我保护机制,体温上升,消灭病原菌和毒素,因而出现发烧现象。

●肠胃炎发作可以自行吃肠胃药或止泻药吗?

吴俊颖和曾屏辉都不建议民众自行服用胃肠药,因为绝大多数的疾病肠胃炎都是属于病毒性,通常2~3天内就会自行恢复,不一定要服用药物。

曾屏辉指出,其实发烧、呕吐和腹泻,都是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尽快排出体内病原菌和毒素,让黏膜慢慢自我修复,身体也会比较舒服一些;如果使用止泻药强力止泻,肠胃停止蠕动,病原菌在肠内无法排出,有可能穿越黏膜,进入血液,引发更严重的感染。

吴俊颖强调,肠胃炎不是完全不能吃药,而是担心有些患者自备肠胃药,吃了症状改善,却延误就医,「9成的肠胃炎会自己好,不做任何治疗自己也会好,真的不会好的,吃完药也不会好,只是反而延误就医。」他说,像比肠胃炎更严重的盲肠炎、憩室炎等,都可能有类似症状,一般民众无法判断究竟自己是什么问题,如果自行吃药、症状短暂改善,反而延误就医时间,导致肠子穿孔、破裂,「门诊中常遇到早该来就医的病人,很多就是自己买药吃,症状被盖住,来的时候已经太晚了,病程已相当严重,增加治疗难度。」

医师建议,疾病肠胃炎病人可以先在家观察,如果症状没有缓解,出现以下2种情况就要尽快就医:

1.严重腹泻:整天都在拉肚子,已经无法正常工作、上课,尤其幼儿和老人家,较无法承受一天腹泻10几次,最好寻求专业诊断治疗。

2.影响进食,出现脱水:假使肠胃炎引发的恶心、呕吐已经严重影响进食,体力变差,甚至因为进食量少、水分补充不足,导致脱水,也要尽快就医。

●肠胃炎如何治疗?

如果医师诊断确认是急性肠胃炎,绝大多数采支持性疗法或症状治疗,针对症状给予缓解,例如止吐或抑制胃酸的药物,可帮助胃消化或保护黏膜,减少胃酸刺激;若严重胃绞痛,则给予抗胃痉挛的药物。甚至有些病人持续呕吐,无法进食、服药,到医院则可以经由静脉营养注射,维持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平衡。

但如果是细菌性肠胃炎,光是症状治疗可能难以完全改善,若细菌培养发现特定细菌,应该给予抗生素治疗,否则病程很可能持续恶化。

●肠胃炎期间要注意哪些事?

最重要是让肠胃休息,并持续观察症状。

1. 少量进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吴俊颖建议,肠胃炎前几天要少量进食、避免辛辣刺激油腻、含咖啡因、以及高糖或高脂食物。

曾屏辉进一步解释,如果肠胃发炎又吃高蛋白食物,身体必须分泌胃酸、蛋白酶来分解蛋白,会加重肠胃负担,使发炎情况更严重。他建议,尽量以糖类食物为主,例如米饭、吐司,只需咀嚼就能分解糖类,减轻肠胃负担。除了饮食清淡,若身体状况允许,生病期间少吃1、2餐也能让肠胃获得休息。

2. 补充水分,留意是否脱水、症状持续加重:严重腹泻呕吐除了影响进食,也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不平衡。吴俊颖提醒,若出现口干舌燥、呼吸脉搏加速、皮肤干燥冰冷、尿量减少、血压下降等,都可能是脱水现象。

另外,要特别注意高烧是否持续2天以上、腹痛加剧、血便或吐血、无法进食或喝水、头晕、头重脚轻、意识不清等症状。特别是老人家或幼儿,表达能力较差,可以观察活动和进食状况,如果孩子突然活动力下降、反应变慢,或者老人家突然精神变很差,就要赶紧就医。

除了补充水分,也可以买市售运动饮料加以稀释,适量补充,维持电解质平衡,也避免甜度过高,导致肠胃更不舒服。

虽然急性肠胃炎症状约2~3天或1周左右就会慢慢改善,但吴俊颖说,无论是病毒性或细菌性肠胃炎,症状消失后的1、2周内,肠胃还是可能会有些微闷胀感,这是正常现象,毕竟肠胃道黏膜受伤,需要一点时间恢复。他建议,这段期间可以慢慢少量恢复正常饮食,如果不舒服,可以再避开这些食物1、2天。

另外,也可以观察粪便形状,如果已经呈现固定形状,不再是水状或糊糊黏黏,表示肠胃道已恢复的差不多。

勤洗手是预防肠胃炎的关键重点。(示意图/Shutterstock)

●如何预防肠胃炎?

预防急性肠胃炎最重要还是留意个人卫生习惯,建议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 勤洗手。尤其用餐前即如厕后应确实清洗双手。

2. 戴口罩。引发肠胃炎的病毒可透过飞沫传播,戴口罩除了减少飞沫接触,也减少不自觉摸脸或摸嘴巴,降低把病菌带进消化道的机会。

3. 避免暴饮暴食,少吃辛辣刺激食物。

4. 注意食物保鲜。尤其夏天食物容易腐败,应注意保鲜或确实加热后再食用。

5. 蔬果清洗干净。

6. 减少生食。尤其容易引起严重的细菌性肠胃炎,例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只要食物高温煮熟,就能消灭细菌,避免被吃下肚。

7. 注射疫苗。目前有幼儿轮状病毒疫苗,对于预防轮状病毒引起的肠胃炎也有帮助。

8. 加强肠胃炎病患衣物床单清洗。尤其是细菌性肠胃炎,病人穿过的衣物床单可以加强清洁消毒,减少传染给他人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