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修法「保障1點1元」若過關 每年恐多花千億預算 2面向改革救健保

摄影/吴东岳

【撰文‧今周刊编辑团队】

「健保平均点值0.9元,朝1点1元迈进。」在今年1月总统大选前,医师出身的总统赖清德与蓝营候选人,皆开出「保障点值」支票。选后,国民党立委赶在赖清德上任前,抢先发动攻势,在立法院抛出修正《健保法》,保障点值「1点1元」的诉求,罕见获得八大医事团体相挺。

「保障健保点值」,从表层来看,是医界不满收入被打折的血泪控诉;背后更深层的诉求,则是对健保长年来病灶恶化的改革疾呼;这项制度的变革,可能间接影响全体民众健康。

医疗机构做1元的工,只拿到0.9元,给付长期被「打折」,为了达到原有收入,只能做得更多,使得点值更加稀释,又陷入了另一种恶性循环。

目前针对《健保法》第62条,国民党立委连同党团版,前后共抛出5个修法草案,内容大同小异,均是主张保障健保点值「1点1元」或「1点0.95元」,不足部分全数由中央「公务预算支应」。

然而这般修法,等同直接打破总额制。据卫福部以现况初估,1点给足0.95元或1元,1年经费将增加700亿到1000亿元,健保当年就会产生财务缺口,明年得调高保费到6%、甚至打破保费费率6%上限才足以支应。

「这还是用有总额上限的情况估算,」若修法将总额盖子拿掉,可能重演健保上路初期情况,「医疗冲量更严重,缺口绝对逾1000亿元。」卫福部次长林静仪面露难色。

尽管台湾医务管理学会理事长、新光医院副院长洪子仁日前代表八大医事团体,提出将总额「上限制」改为「目标制」,也就是在原总额范围内,保障1点1元,超出部分再按医疗机构申请比率打折;但这项「折冲方案」,仍被卫福部认为无法解决冲量、高额预算拨补等后遗症,倾向先从住院、急难罕重等救命科别,保障点值。

6月下旬,这一场「点值大战」将在立法院政党协商决战,究竟要怎么改,才能兼顾理想与现实?

首先,需求连年扩大,健保终究要调涨保费。目前《健保法》设有费率上限6%,医界普遍主张应打开天花板,合理调升保费。只是,高龄少子化下,受薪人口逐年减少,若调幅过大,形同将重担压在青壮族群身上。

也就是说,调涨保费是必要解方,但不是唯一路径。除了合理调升一般保费,健保署也研议调高补充保费上限值。甚至,政府每年支应健保的总经费,长年贴合著法定下限36%,未来也应适度提高,增加挹注经费。

下一步,则要全面检讨不合时宜的给付标准。这项作法,不仅能让医疗院所能适度反映成本,更有助落实分级医疗,但当中连动许多配套方案。

台湾的大医院「重门诊、轻住院」,长期存在资源配置失衡怪象。尽管卫福部曾尝试限缩大型医院门诊量,要求下转给基层诊所,但因为医院是业绩制,看轻症患者快速又简单,反而处理「急重难罕」不符成本,医院自然不愿下放;另一端,基层诊所在原有总额下,也不愿承担更多患者,稀释点值,导致难以推行。

也因此,制度要变革,须先拉高急重难罕的给付,让医院有诱因下转轻症病人,同时基层总额大饼也要扩大。

最后,回到保障健保点值的命题,修法手段或许过于片面激进,但对总额制度是否该废除,支付模式可以如何调整,确实存在讨论空间。如今,站在关键的十字路口,健保制度会走向崩坏或迈向永续,就看政府、医界和民众,如何在得与失之间做出取舍。

更多内容,请参阅最新一期《今周刊》(第1434期)

延伸阅读》

鸿海「本益比仅10倍」177元继续冲?广达、台达电…老手点名5档快把握,台积电换联电行不行?

高股息ETF只适合2种人...若要长期投资、存养老金 达人苦劝:有种ETF建议要避开

00878、0056、00919…从18岁到80岁如何配? 专家解读:配息型ETF,7%以上我才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