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物耐震补强补助申请超冷 7成预算未执行

行政院在2018年推出「全国建筑物耐震安检暨辅导重建补强」政策,针对老旧建物耐震安检提出5大策略。(本报资料照片)

近年来地震频传,营建署推动「全国建筑物耐震安检暨重建补强措施」,补助各地方政府,不过,审计报告点出,首期重建计划拟定项目近7成预算未能执行,显见该计划未衡量各县市执行能力,补助款分配也无明确依据。

营建署回应,未来将祭出研修建筑法规、提高补助额度、补助地方政府成立辅导团等3大措施,盼提高执行效益。

中央2019年至2021年执行首期重建补强计划,投入54亿元预算,全面执行全国危老建物快筛、耐震评估、补强及重建,其中29亿余元补助地方政府办理「结构安全性能初步评估」等事项。

审计部细究各县市政府在首期计划的补助状况,在「重建计划拟定」工作项目预算有9000万,台北市等18个县市政府获得补助4108万余元,却缴回1543万余元,等于有7成预算未能执行,2022年实际执行数1258万余元,也仅占整体预算41%,执行成效欠佳。

审计部查阅地方政府在首期计划的补助款缴回比率,3年平均为68.48%、26.72%、29.32%,显示多数补助经费未能执行就缴回。

营建署表示,此补助是鼓励性措施,无法强制民众申请,且需多次沟通协调住户,由专业人士协助,于一定时间推动整合方能成案,加上国人对建筑物结构安全重视度普遍不足,该补助又须有自付额,导致申请意愿低落,因此首期计划执行未如预期。

针对土壤液化高潜势地区或座落断层带的地区,像是高雄市、彰化县、云林县及嘉义县,营建署首期也依计划核定补助3.4亿、5960万、6147万、5899万,但上述县市的实际执行总金额均不及补助额度1%,地震发生次数占全国第一的南投县3年获核定6237万元补助额,却也都没有执行数。

审计部则要求,营建署应派员督导考核地方政府,也须改善高风险县市执行率连年欠佳的状况,否则将加剧人民面临震灾的风险,不利地震灾害防灾策略、城乡灾害防灾策略推展。

营建署指出,该计划精神在于排除建筑物软弱楼层的结构问题,降低地震倒塌风险,与日前台北市大直工地施工损邻,造成民宅地层下陷、倾倒不同,非属此计划弱层补强适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