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秀枝》78岁皮耶丝用琴韵说孤寂

简秀枝》78岁皮耶丝用琴韵说孤寂(图/爱传媒提供)

【爱传媒简秀枝专栏】很少遇到一场音乐会,有如此复杂的感受,78岁的资深钢琴家皮耶丝(Maria Joao Pires,1944-)以宗教冥想、性灵救赎般的意境,分享乐友,也留下典范。

皮耶丝曾说过因祖父、父亲都研究佛学,所以她自40岁以后,也开始探讨研究佛学,但不是佛教徒,她关心社会灵魂归向,希望让音乐和生命结合。

她自诩自己像头大象,长年浸淫艺术,很有灵性,也很真诚,内心力求平静,充分共感与周遭的感情。果然,皮耶丝不只是个音乐家,更是一位哲学家,而老姜入菜,浓烈饱实,点滴在心头。

30年前皮耶丝来过台湾的女钢琴家,30年后无视疫情方歇,不利年长者长途飞行,但她企图心旺盛,急于分享她对音乐的深情大爱。身高不过160公分上下,灰白俐落短发、浅灰色上衣、配上深灰色长卷裙,签细瘦小中,带着相当的舒适感。

举手投足之间,禅意十足,但谦冲自持,90度大鞠躬、双手合十、贴胸致意,把东方文化完全融入在她西方的长相中。

当舞台上灯光暗调,她不徐不疾,坐在琴前,让琴音自然响起,没有炫技,不卖弄肢体激情,适得其所的速度、音量、情绪,展现出来的,却是排山倒海、感人肺腑的宏伟能量,让人悸动、陶醉,许多老乐友们,眼角泛泪,仿佛万千心事,被悠扬琴音穿透,在感同身受中,获得理解、抚慰与救赎。

由古典音乐台主办的这场音乐会,呈现了极高的专业度,而最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在台北的两场钢琴独奏会,2022个席位all clean ,这是极少见的现象,单一器乐有彻底完售,除了展现台湾的音乐聆赏水准,更凸显皮耶丝的泰斗地位,从里到外,展现知性女性成熟婉约、虚怀若谷的独特魅力,为台湾时下俗艳有余、肤浅虚伪的社会,作了最佳对比。

一、关于皮耶丝:才气、师承、人道关怀

艺术家是天才的专利,一点也不为过。1944年出生葡萄牙里斯本的皮耶丝,5岁就能站上舞台、7岁就能公开弹奏莫札特钢琴协奏曲,这不叫天才,什么才叫天才?

除了天赋异禀,皮耶丝拥有名师指导,在里斯本音乐院得到科埃略、本努瓦调教,又到德国深造,又蒙许密特、肯普夫、恩格尔指导,更为札实。26岁那年,逢贝多芬(1770-1827)两百周年,她参加布鲁塞尔贝多芬国际兢赛,一战成名,从此展露头角。

钢铁探索与演出,超过70年的皮耶丝,技艺高,没有人会反驳,但她不以胆大,嬴取认同,反而呈现她特有的诗意风格、真情流露中,又具备分明条理,也就是说,左右大脑平衡,把音乐当工具,而不是目的。

她在26岁就觉知亲情关系的重要性,与家人移居乡间,探索艺术和生活、社群、教育之间的关系,并扩大艺术观念推广与分享。55岁那年创建贝尔盖斯艺术研究中心,定期举办跨领域分享工作坊、筹建由弱势儿童组成的乐谱合唱团,人道关怀是她的目的之一。

其次,音乐与人的关系,也是皮耶丝关切的。她说,一场音乐会要让人体验到某种情感、让人有所梦想,生命如此短暂,鼓励大家认真过生活。学习音乐,在皮耶丝看来,是学习如何生活,让音乐与生命紧密结合,才是她的目的。

二、首度来台演出:曲目挑选别具心思

这次在台湾的4场演出,锁定4位音乐作曲家贝多芬、舒曼、舒伯特与德布希,她用心营造了贝多芬与舒曼对话,拉近贝多芬晚期作品与舒曼早期作品,她不断提醒听众,寻找自己的观察、感受,提出属于自己的答案。

例如,曲目主打贝多芬《降A大调No.31,Op.110》与《C小调第32号钢琴奏鸣曲,Op.111》,都是贝多芬晚期作品,承载着贝多芬对未来音乐的想像,像结构安排与和音配置等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贝多芬大半生的历练、总结与回眸,忖时度势之外,更多的夕阳之叹,真挚动人。

舒伯特的46年生命中,极富戯剧性,事业与爱情的追逐,精神与健康的力不从心,但面对痛苦时,贝多芬总是尝试找出路,而舒伯特是接受痛苦,情不自禁地穿梭在痛苦的历程中,不同的人生态度,透过他们的创作音符,提供疗愈是不同的。

三、贝多芬晚年之作 孤独挣扎却超凡入圣

贝多芬一生只活57岁,但在他44岁时就有面临了健康的危机,他的听力严重恶化到几乎失聪,同时又因经济条件欠佳,让自己的创作力大减。不过,就因为创作速度放慢,心情更多沈淀,好整以暇,他开始用心倾听自己内在心声,他深切理解到自己必须与躁动、苦闷、寂寞共存,甚至学习转移注意力,放下情绪,从烦恼的根源中,重新创造快乐。

果然,艺术家的痛苦与创思,就在一墙之隔,创作晚期贝多芬光是钢琴协奏曲就留下5首作品,也是32首钢琴奏鸣曲中的最后5首,这些曲子,长短规模不一,但都是掷地有声,成为19世纪古典音乐发展的重要经点,更是贝多芬晚期风格演变的指标性作品。

根据音乐研究学者吕岱衞,在「琴键上的贝多芬」一书上指出,贝多芬5首晚期奏鸣曲的两大特色是:

1、每一首奏呜曲都运用大量的对位手法,甚至安排赋格乐段。

2、音乐风格上,趋向深刻内省与明显孤立感,不少乐段出现冥想风格。

双耳全聋,贝多芬无法听到任何声音,唯一能做的就是凭借过往累积的经验与技巧,诚实写下埋藏在内心深处的声音,因此最纯粹,也最真诚,成为贝多芬在钢琴创作上的至高成就,让外界窥见音乐巨将的孤独、挣扎,以及逆来顺受,贝多芬从此登峰造极、超凡入圣。

贝多芬的《降A大调No.31,Op.110》,创作于1821年12月25日,那天是圣诞节,他顶着病魔啃噬健康,让他更感受到时间的宝贵与迫切,最后靠着宗教信仰支持创作,例如,在那个焦头烂耳的时刻,他陆续完成《庄严弥撒》与《合唱交响曲》,那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心境下的生命之歌。词曲真挚,感人肺腑。

至于《C小调第32号钢琴奏鸣曲,Op.111》正是他最后一首奏鸣曲,创作于他过世前5年,只有两个乐章,是题献给鲁道夫大公。该曲明显呈现出贝多芬晚期的二元性格性,第一乐章是激昂的快板,第二乐章则是飘渺慢板,表面看似南辕北彻,整体上还是有他统一的创作核心。

根据吕岱街的研究,贝多芬以崇高精神性与极其细腻的技法创作,完成该奏鸣曲,把音乐中深沈广阔的核心理念,拓展到至高无上的神秘境界,前乐章广袤深沈,如同巨人般的爆发力,后乐章以民谣曲风和五段变奏构成。

这样的铺陈,正是贝多芬内心独白,深邃赤裸,是灵魂的返璞归真。尤其最后的尾声,贝多芬把主题埋藏在灿烂的长颤音里,以晶莹剔透的音色,营造出音乐世界的桃花源。

贝多芬以穷一生探索音乐的功力,诚恳告诉天下人,纵使已近黄昏,仍要把握美丽夕阳,与其喟叹抱怨,不如战死沙场。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四、疗愈力量与启发意涵

走过漫长的音乐探索之路,今年78岁的皮耶丝庆幸自己,热情依旧,喜欢从乐谱细节,挖掘作曲家的内心世界,而在年岁的增长中,对音乐的理解更成熟老练,体悟更深刻。

她总是提醒大家,当一个人活在当下,要懂得爱人、帮助他人、体恤他人,别忘了时时刻刻注视自己的灵魂,活在当下。

而面对整晚的曲目安排,不管是28岁的舒曼,在钢琴家梦碎,又对爱人克拉拉的恋情,看不到未来,人生谷底中,试图以雅俗共赏的《儿时情景》,追忆孩提时期的童趣之作,缅怀与克拉拉9岁那年,两小无猜的纯真爱情,是为克拉拉量身订做,也是献给克拉拉真爱告白式的礼物,何其真挚动人。

至于舒曼另一首《阿拉贝斯克,Op.18》(Arabeske.Op.18),则展现舒曼丰富想像力,以及富含新意的手法为德奥浪漫主义开创新局,他不仅用音符表现文学,甚至能用音乐表现不同的艺术。《阿拉贝斯克,Op.18》是呈现舒曼过人想像力的经典小品,极富装饰性,是一首融合幻想与即兴的巧妙作品。

创作该曲时,舒曼正处于人生幸福阶段,恋情事业两得意,浓浓诗意与炫技中,透露他心花怒放、把幸福埋进跳跃的乐谱中,令人开怀莞薾。

不管是舒曼的幻得幻失,喜怒哀乐形于他的创作中,还是贝多芬走过跌撞人生,在至喜极乐到双耳成聋,在与世界完全阻隔的孤寂不安中,他以冥想式的宗教升华,为他的创作人生,留下惊叹号。

知贝多芬莫若皮耶丝,在感伤的音乐会结束前,她以贝多芬《C小调第8号奏鸣曲-悲怆,作品13》的第二乐章,作为安可曲,正式划下休止符。

该曲是贝多芬在1797年献给李奥诺夫斯基伯爵的作品,当时27岁的贝多芬正往浪漫主义风格迈进,准备把他个人感情置入音乐。该曲呈现苍劲、绵密的作曲手法,尤其极富诗意的第二乐章,隽永逸秀,与其他的《月光》、《热情》等奏鸣曲,并列为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永远的经典。

相隔245年后的今天,走过7旬岁月的皮耶丝娓娓细诉,好像要用贝多芬的余绪,安抚历经天灾人祸、内外斗争的纷扰世界,同时也为拼搏一世、忍受溪落孤寂的贝多芬,留下勇气的见证,还有她自己千山万水任独行不必相送的睿智与洒脱。

五、我的冥思与感动 疗伤抚痛就在今夜

用高价抢下该场音乐会的最后一张票,静坐蛋黄区位置,双眼直盯着有如德蕾莎修女(Teresa,1910~1997)一样瘦小、但魅力与能量无限的皮耶丝,她道出千古愁人内心的纠结、苦痛,不争气的泪水直流。

音乐果然是最好的药方,琴音袅袅,我心凄凄,一切的救赎,都在那台上、由昏黄聚光灯照射的身影中。

作者为典藏杂志社社长

照片来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见作者脸书,经授权刊载。

●专栏文章,不代表i-Media 爱传媒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