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启臣没有权位只有重担
自2020败选以来,随着既有领导世代全面崩盘,折损大量优秀中生代,国民党陷入党不成党的混乱处境,全方位改革成为党内共识。然而过去多元包容性的特质却在台湾社会世代冲突、价值对立的氛围下成为国民党的包袱,为改革蒙上一层厚重的阴暗前景。因此在国民党最黑暗的时刻,党主席肩上的早已不是权位,而是最艰巨的重担。
此次江启臣虽然以接近7成的得票率,一跃成为蓝营共主,当选国民党史上最年轻的党主席,显示蓝营对于年轻化、内造化与改革的民心所向,不过对于江来说,党内积重恶习、两岸困境、组织崩盘、舆论弱势、财务拮据与青年断层等问题环环相扣,要如何带领这个支持率不到2成的百年老党重振,便是未来1年2个月任期的「唯一」任务。
如此重责,自然不是任何人所能单独承担,江成功,是国民党全体的成功;江失败,也会是国民党全体的失败,蓝营必须抛开过去的弥赛亚情结,全党齐心协力做江改革的推进器。这是场必须打集体战的改革。
而目前一盘散沙的国民党要如何打集体战?笔者与党内青年伙伴曾在败选当天率先于党中央前提出「改革三步骤」,即成立改革委员会,专职改革;举办党是改革会议,凝聚共识;召开临时全代会,通过方案,便是值得参考的改革程序。这不只能有效减轻江的重责,极大化凝聚党内力量,也与江的改革方向和集体领导平台并行不悖。
因为要落实集体领导,就必须建立妥善的制度,将平台转为正式决策机关,透过中常会授权,走有前例的「中央改造委员会」模式,暂时性取代中常会职权,推进改革进程。目前中常会的人数、议事规则和代表性较难承担改革重责。党是改革会议则是能缓解当前党内价值对立冲突,并透过集思广益,推出权威性的改革方案,避免党主席成为改革触碰者千夫所指的对象。临时全代会则能避免与正式全代会的任务冲突,节外生枝,专注在通过改革方案,减少阻力。
此外,虽然各界都在讨论国民党的两岸路线,然而就当前来说,如何解决青年断层才是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指标,也是为何江在选举中强调党员结构严重老化的关系。造成党青年困境的原因相当复杂,来自于党的价值缺少青年视角、环境不利青年发展、青年培训系统失灵、晋升参选制度缺乏。未来倘若推出新的政纲决议文、进行集体领导、重组青年系统,挹注部分政党补助款,以及采取党职青年副手制和青年加权与艰困选区征召,则或将能相当改善青年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