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古墓出土春秋时期鸡蛋 封存2500年「仍完好无损」
考古学家24日在江苏省常州市溧阳上兴镇一座土墩墓里,挖掘出一罐春秋时期的鸡蛋,这是江苏土墩墓里出土的第五罐鸡蛋。根据陆媒报导,新出土的鸡蛋封存长达2500年,一点风吹日晒都可能风化损毁,前四罐分别典藏于南京博物院、镇江博物馆、句容市博物馆和南京农业大学博物馆。
报导表示,考古工地是一座被当地人称为「子午墩」的圆形大土墩,土墩直径约40公尺,高度接近4公尺;本次出土的鸡蛋是在11号墓里被发现,墓中有着印有纹硬陶的罐、釜,原始青瓷的盅、瓿,泥质灰陶的三足盘,储存器、炊器、盛食器等珍贵文物。
报导指出,考古人员周恒明上午10点左右发现墓中摆放大约20多个鸡蛋,打算将其进一步化验;新出土的鸡蛋大小与草鸡蛋差不多,但暂时无法判定是野鸡蛋还是家禽所生。报导还说,这罐鸡蛋应该基本分解了,不过蛋壳属于钙质因此得以保存,很可能只留下一罐鸡蛋壳。
报导提到,11号墓的墓穴仅能躺下一人,但拥有很高的封土,原因在于土墩墓是江南地区特有的殡葬习俗,是把亡者放置在平地或石床上堆起封土,这与中原地区向地下挖掘墓穴不同。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发现的子午墩在挖掘前高达7公尺,共有38座墓葬,从上到下有6层,其中11号墓位于第5层,总共出土48件文物(包括本次出土的这罐鸡蛋)。
报导总结表示,从文物数量较多这点来判断,子午墩的墓主人可能是家族当中地位较高的人物,因此族人才会用全套的存贮器、炊器和盛食器为其陪葬;陪葬的陶器内部可能也装有谷物等其他食物,但因为年代久远已被腐蚀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