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潜伏 选择性缄默症≠害羞

选择性缄默症是常见于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背后隐藏着深层焦虑。此为示意图,与文中个案无关。(郑郁蓁摄)

8岁的小涵是家人眼中的开心果,但面对陌生人时,却变得沉默寡言,上课被点名也低着头一声不吭。妈妈以为是个性内向,长大就会好,但上小学后依然如此,诊断出选择性缄默症。专家指出,选择性缄默症并非害羞,背后隐藏着深层焦虑,是一种需要正视的心理障碍。

韩剧《现在拨打的电话》中,女主角就罹患选择性缄默症。身心科医师郑佳益指出,选择性缄默症是常见于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背后隐藏着深层焦虑。这些孩子在熟悉的环境里能自由交谈,但在面对新环境或陌生人时,因强烈的焦虑情绪而无法开口。经药物和心理治疗,小涵的情况慢慢改善,如今已能和几位同学小声交谈。

郑佳益提醒,选择性缄默症可能对学业、人际关系和日常生活造成影响。常见特征包括:1.在家中与家人能正常交谈,但在学校或陌生环境中完全沉默,2.孩子对自己的状况感到困扰,但却无法改变,3.情况持续1个月以上,影响生活功能。

选择性缄默症是可以改善的,但需要耐心的陪伴。家长要调整自己的焦虑,避免将焦虑传给孩子,专注于孩子的优点,让孩子知道不只有他害怕说话,也有许多小孩一样害怕。

另外,家长不要在孩子面前公开讨论他们的情况,可适时鼓励和肯定每一次进步,专注于当前的困难,逐步克服,避免过度忧虑未来。若家长也有社交焦虑,可透过与邻居互动建立身教。

遇到亲友打招呼时,郑佳益建议给孩子5秒钟尝试回答,避免立即代为回应,若孩子未能回答,可引导孩子与家长对话,再逐步过渡到直接与他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