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首份中文世界地图 曾被糊了屏风

山海舆地全图

坤舆万国全图》

珍稀地图糊了屏风

这个话题要追溯到62年前。1949年2月,文物工作者们在沈阳故宫西七间楼、西配宫清理清代旧物品时,惊喜地发现了一大批珍贵的明代史料:8大幅利玛窦两仪玄览图》、12大幅明代《九边图》、“辽东巡按御史察院”暨“山东备倭都司档案。这些珍稀的文物史料,曾几何时湮没在屏风之上、布袋之中,多亏文物工作者们慧眼识珠,才使它们还原历史原貌。且看这些瑰宝身世及其坎坷经历

利玛窦与《两仪玄览图》

木刻板的8大幅利玛窦《两仪玄览图》,即当年的世界地图,于明代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由李应试北京刻制。

利玛窦是意大利传教士,1552年10月6日出生。1583年9月,利玛窦来到中国后,出版了第一份中文世界地图。1601年,作为欧洲使节,利玛窦被召进北京紫禁城。从1602到1605年,利玛窦做出了很多伟大贡献,出版了第三版中文世界地图《两仪玄览图》。1610年5月11日,利玛窦因病卒于北京。

有关史料记载,当年,利玛窦绘制的地图曾经刻制多次。主要版本有:明代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吴中明在南京刻制的《山海舆地全图》;明代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冯应京在北京刻制的《舆地全图》;明代万历三十年(1602年),李之藻在北京刻制的《坤舆万国全图》。当年的专家学者称:利玛窦绘制的世界地图,在中国有3个版本,都是六条屏幅连起来,形成一个椭圆形的大地图。其中的《坤舆万国全图》上,还绘有船、鱼、禽兽等等,可谓当年的“世界物产地图”。

利玛窦在其著作入华记录》中记载,李葆禄曾经刻制了8幅他绘制的大地图。李葆禄原名“李应试”。当年的专家学者不无遗憾地慨叹道:利玛窦所说的8大幅地图,可惜至今无人得见。然而,沈阳故宫发现的八条屏幅《两仪玄览图》,便是《入华记录》中记载,明代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由李应试在北京刻制的那个8幅大地图。

《两仪玄览图》的第一幅右上角,题有“两仪玄览图”5个字。第五幅上有李应试的题记,起首一行为“刻两仪玄览图”;题记最末一行为“万历癸卯秋分日……葆禄李应试识”等字样;另外三行题字为“五羊钟伯相黄芳济游文辉倪一诚丘良禀、徐必登咸以与西泰先生(利玛窦)游……李应试因识于此。”此文足以证明刻此地图的人是李应试,并又名李葆禄,与利玛窦《入华记录》记载吻合。

刻制《两仪玄览图》的年限,应为明代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癸卯。第六幅上题字可作佐证:“万历三十一年癸卯仲秋……利玛窦书”。该地图为何取名《两仪玄览图》?有专家学者认为,利玛窦大概取自《易经》中“太极生两仪”的理念,以及陆机文赋》“贮中还以玄览”含义,为这幅地图取名。

据介绍,《两仪玄览图》为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孤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