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喂流浪猫」法案通过后2年 京都现在是什么样子?

京都市通过「禁喂流浪猫」后2年,街头的流浪猫的确变少了,但背后的成因真的完全是禁止喂食的功劳吗?(图/实习记者陈思妤摄)

实习记者陈思妤/综合报导

人们面对流浪动物「喂养与否」一直争议不休,有人从个体观之,认为提倡不喂食者是想要利用「饿死」达到流浪动物减量的效果,等同变相扑杀,但有些人则认为从宏观的生态角度来说,族群数量是决定生态平衡的关键,弃养所造成的流浪动物属于外来种,喂养只是半套爱心,并不能解决问题

其实日本京都市议会自2015年3月20日就正式通过「禁止不当喂食流浪猫条例野良猫へのエサやり禁止条例)」,并从2015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民众只要喂食流浪猫或是其他无饲主的动物,若造成环境问题,依法可以劝告喂食者停止喂食,若不听劝告者可处5万元日币以下之罚锾,相关条例通过之初,虽遇到爱猫人士与部分动保团体大力反弹,但执行至今已「禁喂」将近2年,究竟现在的京都街头是什么样子?而京都的猫狗处境又是如何呢?

▲京都四处都可以看见像这样有关「饲主责任」的宣导告示牌

走在京都街头,的确很难发现流浪猫狗的踪影,顶多在宇治或是岚山等比较远离闹区地方才有可能看到,但仔细留意一下四周,却时时可以看见有关于「饲主责任」的宣导告示牌,提醒民众遛狗要牵绳、随手清理狗便、不任意喂食以免造成脏乱、切勿弃养宠物......等等。

▲连知名百货门口都会注明可以接受「身障服务犬」入内,相对台湾许多公共场所来对较为友善。

甚至连知名百货公司OPA河原町店的门口都会贴着「友善身障服务犬」的告示牌,反观台湾国内的许多公共场所,连对于受过训练的导盲犬都极其不尊重,更遑论是一般的宠物,乃至流浪动物。或许这无形当中就让京都的居民养成了这样的习惯,撇开喂养可能造成的流浪动物增加,当政府和民众长期下来重视「饲主责任」的正确观念,从源头减少弃养动物就相当有效。

▲在京都市的街道上看见遛狗的民众多半都系有牵绳,普遍来说饲主对于正确的责任观念相当良好。

日本过去有八成的县市曾经实施过「毒气」扑杀流浪动物的方式,这被许多动保人士大力抨击,后来发展出「宠物回收车」,让不能继续饲养的民众把宠物丢进回收车,而这些宠物最后的下场就是进入收容所,几天之后就被安乐死,看似干净的街道市容背后,其实是无数小动物的痛苦血泪,但近年来日本有许多地方政府慢慢在改进,安乐死的比例大幅 下降,在民间组织的努力下,产生出对应流浪动物的不同措施,「禁喂」政策只是其中一部分。

▲猫カフェタイム ( Neko cafe time ) 是一间相当友善动物的猫屋咖啡,里面许多猫咪都是店家救援回来的,他们也强调要尊重猫咪的意愿,不让来访的客人影响到猫咪休息。

目前在日本有许多的地方政府会和民间企业或动保组织合作,将这些民众通报捕捉或是经由回收车进入收容所的流浪动物们,送至「收容咖啡厅」里寄养,这些收容咖啡厅的业者通常都是自愿者,他们会照顾这些流浪动物,直到牠们遇到有缘的人把牠们带回家

▲店内的装潢完全以猫咪为考量,并且充满了猫咪喜爱的玩具,店内的空气清净机扫地机器人等等设备也相当具全,以小时计费,并且会严格控管客人的停留时间,以猫咪的体力健康和情绪为重。

除此之外,京都街头也越来越多「猫屋咖啡」,这些咖啡厅的老板都是长期在进行流浪动物救援的志工,例如这家位于伏见的Neko cafe time,美其名是「猫屋咖啡」但其实里面只卖罐装咖啡,里面大部分的猫咪都是店家从街头救援回来的猫咪,进入店内的客人必须先用酒精消毒双手,且店员都会告知客人「猫咪是独立的个体,如果牠不想跟你玩的时候,请不要勉强牠」,店内的墙上都贴满了有关于每一只猫咪的生平故事,装潢设计也都以猫咪们为主。

▲在不会让猫咪过度操劳的前提下,猫屋咖啡所提供的良好的环境对猫咪来说其实也是一种避风港

这样的「猫屋咖啡」无形之中缔造了观光商机,也让这些辛苦救猫的志工在经济上有一点喘息空间,更让流浪动物们有一个栖身之所,创造政府、人民、动物三赢的局面。(前提是要注重猫咪的健康和情绪,避免发生动物展演的疑虑或剥削问题。)

▲京都市的街道干净整齐,家家户户都相当整洁,想要看到流浪动物的身影很不容易。

面对流浪动物问题,绝对不是一昧的禁止喂养、实施安乐死、设立猫屋咖啡等等单一面向的方法就能解决的,而要多管齐下,从源头管理、末端终结,让民众学会友善动物,不任意弃养宠物,善尽饲主责任之外,增加更多能让人与动物快乐相处的友善空间,当社会的风气习惯与其他动物分享空间,不以人为单一的主体,其他动物的生存权利才会获得尊重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