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研院看世界-产学齐力避免 学用落差变断崖
黄崇哲■台湾金融研训院院长
经由大量的产学合作,让学校的课程与教师的成长可真正切合产业需要。图/本报资料照片
历经十年筹备与讨论,适用「108课纲」的首届高中生终于完成入学甄试,开展大学生活。这些新课纲世代花费了大量心力准备所谓的「学习历程」,未来,在完成大学与研究所的学习后步入职场社会,能否真正落实新课纲「成就每一个孩子」的课纲愿景?还是在不同游戏规则中,又成为新一世代的教改白老鼠?
学生之所以接受高等教育,不应也不能只是为了找到一个更好的收入而已,更应包括培养人格、强健体魄等多面向目的。只是,如果从教育中所学的知识与技能,丝毫无助于个人职涯的发展,或者是学到已经不符产业需求的老旧技能,则这些学生耗费最精华时间参与学习的投资报酬率将远不及所承担的学贷与时间成本,更不应该是高等教育的目的。
以金融产业为例,原有财金科系课程设计,已经与金融机构急迫的用人需求产生了落差。例如各类财务会计工作已经被资讯软体大量取代,而投资管理等也因产业变迁快速,让加密数位资产项目跃入投资者清单,而跳脱于教科书内容之外。这也难怪在今年的大学财金科系的申请门槛中,多数的国立大学,以及总数超过两成的财金科系,是采用难度较高的数学A来取代原本属于法商类组的数学B,作为入学的申请标准。这也显现出各校多希望在金融科技发展浪潮下,可以对于数理分析与程式能力的人才培养上,为产业作育英才来努力。
只是,金融科技与ESG人才一样,都是当前金融产业的人才缺口,但却不一定是三年五年后的金融人力需求重点。况且,学校目前所能传授的技术内容,是否能够符合未来的业界需要,在快速变迁的产业环境中,更是不无疑问。试想,如果学校努力的教导显影剂的化学成分,希望帮助学生毕业后可以当相片冲洗店老板,却忽略了手机的相机解析度进步神速,那对于学生青春投资与产业人才缺口,又是何等不堪的窘境。
这也就难怪海外许多顶尖学校在改造教育内容的作法上,所进行的尝试,多是强调从教育结果(产业需求)来重塑课程的设计与内容。它们除了修改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觉得更有意义,也导入更多、更多的业师,并用不限科系的学习来宽阔学生的专业范围,经由大量的产学合作与育成创业协助,让产业的发展脉动注入学校的课程设计之中,除让学生更接触产业实际脉动外,也让学校的课程与教师的成长可符合真正切合产业需要。
毕竟对大多数人而言,学位的意义,本来就应该具备了提升生活品质的能力认证。产业界如果没有一起参与,而单赖教育部门在教育系统中的努力,是无法改变当前的高等教育与产业间的严重脱节。而无法回应未来产业需求的课程改革,不仅无助填补产业对于未来人力的殷切需求,更可能让目前的学用落差恶化成学用断崖,又浪费了这一代青年人的宝贵青春。期待产学协力合作,救救下一代的青春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