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研院看世界-当财政纪律碰上财政运气

还税于民,其实是花我们自己未来的钱。图/本报资料照片

俗谚说:「钱可以解决的问题,都不是最难的问题。」但这次为了税课收入实征数大于预算数,也就是一整年税收总额超过了年初预定会收到的额度,因为钱太多的财政运气却引发了社会对于「超征税收」的纷纷扰扰,反而让钱本身变成了一个问题。衷心期望,在罔顾财政纪律的普发现金之乱后,台湾的公民财政意识可以有所进步,让财政纪律的要求可以越来越成熟。

细究这些钱的来由,正是因为预算审查应有的程序,在上一年度的8月就要送立法院审查,也就是说,每一个年度在4、5月的预算概算时,就要估完隔年一整年的可能税收收入。过去几年,在面对美中贸易冲突、疫情蔓延以及乌克兰卫国战争的国际环境下,各国际组织与经济学家都没看好台湾的景气,所以政府在预估时也就保守的设算可能岁收,以避免造成赤字。所幸天佑台湾,前年的证交税、去年的营业税,都因为台湾的产业傲人表现而有了出乎意料的高收入,这是国家之福,更是财政上难得的幸运。

但这些钱该不该全部普发给人民?答案当然不是,因为对照世界上其他国家在这段时间的财政大多呈现严重赤字,台湾这样的财政幸运,运用上最好的项目,也是最应该的项目就是社会安全网的强化,也就是趁机会补强劳保、健保的财务,好让台湾可以面对必然来临的少子化冲击,或者是景气冲击的岁收衰退。就像挪威在1970年代将开挖北海油田的收入,是为该国的后代建立令人敬佩且具备道德关怀的主权基金,而不是民粹性的减税或奢华挥霍在无用的基础建设之上。

可惜的是,对于我国这两、三年难得的财政运气,却有人带风向说要还税于民,要求政府普发式撒钱。平心而论,这就是台湾财政上的最大悲哀,妈宝式的以为有一个人叫作政府,而忘了其实政府就是我们,财政就是我们自己的钱、自己的债,没有一个姓「政」名「府」的人会拿钱给我们,我们拿的是自己的钱,举的是自己的债。当我们跟政府吵钱的时候,其实最后发钱给我们的,也不是从这些官员的荷包而来,而是来自我们自己未来的钱包。

在疫情冲击下,台湾有太多、太多的民众与产业需要支援协助,国际能源价格的飙涨,更有许多民众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失去大部分的所得。这些都需要政府来分配「财政运气」,让碰到歹运的民众不至于过于悲惨。这次普发现金之乱,喧腾吵闹下,如果真要有正面意义,就是让人民荷包与政府财政表现有了更紧密连结。

今天有超征的时候发了现金,未来如果短征的时候,得请大家从口袋把现金掏回来国库,大家不要哇哇叫,又要大嚷政府抢钱了。

连续几年的财政运气,用现金来让全民同乐一下,原本无可厚非,但是应该要记得,从朝三暮四改成朝四暮三,高兴的永远是猴子,把属于台湾永续利用的财政能量投资在对的项目,让台湾更有韧性的面对将来财政没那样幸运的时候,让台湾可以更好,我想这才是财政纪律的真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