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论》合理修订财划法 落实财政纪律永续发展

工商社论》

财政部于立法院新会期开议的前夕,召开「地方财政业务联系会报」。新上任的庄翠云部长于会中针对与会的新北市代表倡议,应就财政收支划分法(财划法)进行检讨修正时表示,财政部对此相当重视,将参酌各方意见,审慎检讨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划分。

论及有关财划法的修法议题,其实已不算新话题。回顾过去,每逢地方选举时,表示要争取更多中央政府的统筹分配款以充裕地方政府财政,每每成为候选人的热门政见。另外则是一旦内阁改组阁揆换人,地方县市长,尤其是直辖市长,更是借机喊话,要求应提增统筹分配款的额度,以纾解地方的财政困境。

然而,现行「财政收支划分法」从民国88年修正迄今,已将近四分之一个世纪,却仍不动如山,未见再次修法。何以财划法多年未修?其中的症结乃在于有关财源的获取,在性质上本来就是一种「零和游戏」。其中包括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垂直分配,抑或是地方政府间的水平分配指标,彼此之间不可避免的都会产生互相排斥的效应,因此想要形成共识的难度很高。从而包括历任阁揆和财长也乐得以尚未获得修法共识为由,迄未正式启动修法。同时则以超征的税收做为政绩,并假藉各种冠冕堂皇的政策名目大撒币而不手软。

财划法未能与时俱进修法所产生的另一个衍生效应,则是因为依现行法,直辖市所能获得的中央政府统筹分配款额度,远远高于一般的县市政府。因而就出现原本只有台北和高雄两个直辖市,这些年来则陆续增加了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以及桃园市升级成为直辖市。形成在不过36,000平方公里的台湾,却出现「六都」并存的异象。而若不是去年九合一选举前蔡政府力推的新竹市县合并争取升格为直辖市的规划未能实现,则搞不好后续还有其他县市也会「见钱眼开」的要假各种名目,争取升格为直辖市的乱象了。

然而,尽管六都已经先后到位,但原先期待能够比照北、高两都得到高额统筹分配款的「新四都」,却因为原来的直辖市统筹分配款出现「僧多粥少」的困境,即使已升格为直辖市,却未能获得预期的高额分配款。甚至连累在2023年所能获得的分配款,相较2022年,台南、桃园分别减少了23.35亿与26.08亿,新北、台中与高雄则分别减少了34亿~39亿不等的岁入。至于首善之都的台北市,不知道是否因为蒋万安而非陈时中胜选,以致2023年所获分配的款项竟然较2022年一口气减少了56.35亿元。

财划法修法既然尚未获得共识,新手上任的庄翠云财长只能温馨的提醒地方首长,可以检讨调整属于地方税的财产税税基及税率,以及建议以发行永续债的方式,取代因财源不足而向银行申请融资的利息支出。然而,在财划法中明列属于直辖市或地方县市的税课收入或工程受益费收入等自主财源,地方政府因为怕引发直接的民怨,因此宁可不调高税率,或不开征工程受益费,而只是一味的要求中央应透过修法提高中央税课收入的地方政府分配额度。至于在地方推动发行永续债,尽管北、高两市已没有公债发行法规,新北市则已有发行市库券,但其他市县对发债筹钱不只感到陌生,而且也担心坐实债留地方的恶名。因此惩前毖后,庄部长所提供的解方,对于直接民选产生的地方政府首长,毋宁希望能够透过修订财划法,合理调整地方所能分润的税收款项,才是治本之道。

至于庄部长16日的「联系会报」中一再提醒地方政府,纾解财政困境同时,一定要严守财政纪律,地方首长固然应该谨记在心而不可「马耳东风」。但需要严守财政纪律的,岂只是地方政府,中央政府更是不容轻忽。而如果相较于美、日、欧盟等不少国家明明已经债台高筑,近年却因为要遏制通膨,或应对新冠疫情所带来的困境,举债额度逐年跃升。

以美国为例,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15日即提出警告,财政部在今年第三季恐将无法应付全部财政支出,除非国会能够达成提高举债上限的协议,否则拜登政府将无法正常运作并面临债务违约的困境。是则台湾也许可以庆幸不至于及此,但在把财政纪律琅琅上口的同时,却陷入债务违约困局,归纳起来与民主选举制度导致当政者只在意短线抄作,而却顾不得债留子孙的「迷思」有关。而台湾既不应只是个旁观者,当政者更应信守「财政纪律」,该修财划法就全力促成,才是避免陷入债务陷阱的不二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