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研院看世界-ETF之乱,到底「乱」在哪里?
近期全台掀起ETF申购热潮,许多投资者甚至解除定存、抵押房产投入。图/freepik
3月,随着台湾股市攀升至2万点的新高,ETF(指数股票型基金)的申购掀起了一波热潮。据报导,许多投资者纷纷解除定存、抵押房产以参与这波被喻「009xx之乱」的ETF申购潮,使得上千亿资金迅速涌入,需求甚至塞满券商操作系统,导致部分券商不得不暂停受理申购。
面对此事件,有报导援引金管会官员的言论,指出由于ETF投资愈趋热络,为了防止网红误触法规且误导投资人,强化管理投信与网红合作行销的行为已刻不容缓。同时,金管会也呼吁投信投顾公会加强自律规范。然而,这样的监管建议却引起批评,认为「真正好的ETF,不需要限制那么多,10元存股+月配息+8%高殖利率,大家有钱赚,不好吗?」
■乱源不在投资行为本身,
而在对商品认知不足
平心而论,在这波抢购潮中,「乱」的并不是解定存、「欧印」(All In)申购ETF的投资行为,毕竟哪里有人哪里去,本来就是资本市场,尤其是散户大众的投资现象。更重要的,能够改变国人储蓄模式,让更多原本闲置的资金进入资本市场,正是日本2014年实施个人储蓄帐户NISA制度最主要的目的。而今,经由此波ETF的抢购,用最快时间建构出了一笔台股稳定的力量,也是难得的正面效应。
只是,这波浪潮真正「乱」的是,当部分媒体或网红用「600张月领逾4万」这样的新闻标题作为销售语法,让金融素养不足的投资人以为发现了一种新型金融产品,担心自己跟不上潮流,而不顾一切抢进这个陌生的商品市场。这样对于产品本质的错误认知,才是这次的「乱」令人最为忧心的所在。
更值得注意的是,ETF的本质是透过分散投资风险,结合股票与基金的特性,提供投资者多元化的标的。相较于零股或共同基金投资,ETF应具有较低的波动性,更有助于投资者制定更为中长期的财务目标。
只是,若将季季配、月月配的配息所得视为ETF的最主要的投资目的,而忽略大盘短期震荡风险以及本金的持续累积重要性,那么当大盘走势反转时,平准准备金的问题将直接引发ETF投资的风险。而这样因为产品认知错误而导致投资者巨额损失的故事,在金融海啸、TRF等事件中一再发生,却也一再被遗忘。
■各方汲取教训,让ETF
成为实现普惠金融的好工具
就如同台湾市场过去储蓄保单的发展经验中,由于对产品本身应有属性的定位错误,混淆了保单与定存的财务功能,导致多数储蓄险保单在6年内解约可能面临负报酬的结果。未来,这些高配息月配息的ETF,若只是盲目追求配息而忽略基金累积的本质目的,那么在他日究竟还能兑现销售宣传中的夸大承诺,答案早已清楚的写在那边了。
正因为普惠金融的目的在于让消费者能够利用「有用」且「负担得起」的金融商品,提升自身的财务福利水准,而ETF原本就可以被视为实现普惠金融目标的好工具。因为利用ETF可以让小资族投资台积电等众多公司,共享台湾在人工智慧(AI)浪潮中的制造业红利,同时减少零股交易单押个股的波动风险。然而,在金融素养仍有待提升的族群中,是否能够避免受到不良行销心态和宣传语法的影响,以免成为被割韭菜的命运,这或许是在分析此次「乱」局中,各界最需要引以为鉴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