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搜查队-仙人乘黄鹤
宛如聊斋志异的「橘皮黄鹤」故事,成就黄鹤楼一段佳话;革命纪念馆当年形同鄂军都督黎元洪拘禁地。
据说很久以前,有位姓辛的小生意人在黄鹄山上开个小酒铺。一天,一位衣衫褴褛的老道向他讨酒喝,他看老道可怜,就答应了。不料此后老道每天都来,他则有求必应。
有一天,老道又来酒店,辛老板正要准备酒菜,老道却拦住他说:今天不喝酒,我是来辞行的;每天在你这儿白喝酒,无以为谢,画幅画留做纪念吧。说完捡起地上橘子皮,在墙上画了一只黄鹤,画完以后,老道对辛老板说:只要你招招手,黄鹤就会下来跳舞。正当老板要转身向老道道谢时,老道已经不知去向。
第二天酒铺来了客人,黄鹤真的一跃而下,翩翩起舞,跳完舞又回到墙上。消息一传开,武汉三镇老百姓都来看黄鹤跳舞。从此酒铺生意兴隆。
十年之后,老道又出现了,取下随身笛子吹了一首曲子,黄鹤闻声而舞。一曲吹完,老道跨上黄鹤飞走,从此没有回来。辛老板为了纪念,就在酒铺旁边盖了一座「黄鹤楼」。
根据历史,最初建筑黄鹤楼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纪念老道与黄鹤,三国时期,孙权派人在长江边的蛇山上修筑高楼以瞭望敌情,这就是最初的黄鹤楼。战争结束之后,因为黄鹤楼俯瞰长江,风景优美,成为绝佳景点。因为绵延的蛇山其实包括黄鹄山、薛家山等七座山,而楼建在黄鹄山上,而「鹄」与「鹤」在古代是不分的,所以取名为「黄鹤楼」。
除了崔颢《黄鹤楼》,诗仙李白作了更有名的《送孟浩然之广陵》:
孤帆远影碧山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的盛名,就这样在崔颢、李白的诗里屹立不摇、流传千古!
革命纪念馆 当年都督府
清朝末年,清廷曾经准备实施「君主立宪」,当时通令各省准备组成 「咨议局」(地方议会),蛇山脚下的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这一栋楼房,就是当时湖广总督张之洞兴建的「湖北咨议局」。
这栋占地28亩的宏伟议事厅保留了红砖本色,武昌人暱称「红楼」。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发难,10月12日革命军占领武汉三镇之后,就在红楼里成立了「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当时由于革命党大老都不在武汉,无奈之下,只好把百般不情愿的「陆军暂编第21混成协统领」黎元洪拉出来担任鄂军都督。此后黎元洪等于是被拘禁在都督起居室里,直到革命大势已成定局残担任鄂军都督。
今天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的布置,已经还原到鄂军都督府成立初期的机构和格局,除了议事厅、都督起居室之外,还设有参谋部、军令部、军务部、民政府、外交部。
黄鹤楼
开放时间:8:00~17:00
交通:10、61、64、413、19、170路公共汽车,黄鹤楼站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地址:武昌区武珞路1号
门票:20元人民币
开放时间:9:00~17:00
交通:401、402、413旅游公车;1、4路电车,61、411、503、519、544、556、561、587、590、608、703、715、718、728路公共汽车,阅马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