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論/精進碳費制度 擴大減排成效
企业生产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愈来愈多,使得地球暖化、气候异常情形日益严重。 联合报系资料照
企业生产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愈来愈多,使得地球暖化、气候异常情形日益严重,造成环境的巨大损害;但这些损害却让全球民众承担,进而影响下一代的生存空间。随着承诺净零排放的国家愈来愈多,台湾也不例外,各国透过碳定价制度,明确地让企业排碳要支付代价,亦即将上述的环境损害,透过定价机制成为企业的成本,如此企业才有诱因减少碳排放,让环境能够永续发展。
最近环境部决定碳费一般费率为每吨300元,优惠方案A、B每吨分别为50、100元,预计以2025年碳盘查量为基准,2026年正式收费。台湾收费对象为年排放量2.5万吨以上的电力、燃气供应业及制造业,推估收费对象约500厂家、排放量约155百万吨,约占全国54%。上述业者须于2025年6月前提出自主减量计划,方可适用优惠费率。自主减量计划A方案为参考科学基础减量目标,要求一般行业至2030年削减42%(钢铁业25.2%、水泥业22.3%)排放量。B方案以达成2030年国家自定贡献为前提所订定的目标,削减23%排放量。
针对有提自主减量计划、且属于高碳泄漏风险行业的业者,一开始碳费还会打两折,意即碳费额度再乘上0.2,未来会调整到0.4及0.6;至于适用行业,环境部规划依国际评估方式于2025年上半年发布认定标准。环境部估计业者自主减量计划会采用优惠费率B的可行性高,预估2026年起每年约可征收60亿元。
根据环境部分析邻近国家的碳定价机制,在换算成新台币后,2021年日本碳价为每吨64.7元,其过渡调整机制针对特定用途之货品给予免税或退税。2021年韩国碳价为每吨439.1元,而高碳泄漏风险行业可享有100%免费配额。新加坡2019年起征碳价为每吨116.5元,2024年上调至约582.5元,其针对高碳泄漏风险行业给予部分免税配额,因此实质碳价落在每吨139.8至233元区间。
由环境部上述计算,台湾碳费起征价格为每吨300元,产业界认为此费率相对于亚洲各国较高(实质征收费率)。此种说法并不正确,台湾碳费制度还是有优惠费率、高碳泄漏风险行业初期碳费打两折的优待,根据环境部预估2026年起每年约可征收60亿元,而首波收费对象温室气体年排放量约155百万公吨,初步估计台湾平均实质征收费率为每吨38.7元,反而有可能低于新加坡等国。
同时,环境部上述的计算是用2021年的资料,但台湾是2026年才开始课征,因此宜使用上述各国2026年的碳价做为比较基准,以新加坡为例,2026年每吨碳价预计提高到1,048.5元。再者,日本的碳价订的比较低的原因,主要是若再加上对石化燃料的附加税,则碳价远远高于上述64.7元。
综合而言,上述实施碳定价制度的国家,截至去年看来减碳效果都不明显,主要原因是实质征收的碳价过低,因此新加坡才会决定逐步上调,2024年将碳价提高400%、2026年再提高80%,2030年则计划增加到每吨新台币1,165至1,864元。就台湾来说,即使一般费率300元,因每厂区收费碳排放有2.5万吨的扣抵,有许多企业只会进行比较容易、低成本的减碳投资,而不提自主减量计划。台湾的碳费只是起步,有可能是「排碳有价、成效有限」,因此,我们建议未来碳费定价额度与实施时间的路径,能够参考新加坡之明确、逐步大幅提高碳价的作法。
同时,对于高碳泄漏风险行业碳费打折的调整与取消,也要有明确的实施时间(落日条款)。另外,对于享受优惠碳费的业者,环境部要设立严谨的稽查制度,对于未达成减碳目标者,要有处罚机制。最后,建议将收费对象2.5万吨的门槛,能够在一段时间之后往下降,加大台湾减少碳排放的实际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