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费落差大 减碳成效不乐观

(图/本报系资料照)

碳费费率终于拍板定案,一般费率每公吨300元,若企业选择最高标准的自主减量计划,可适用优惠费率A方案50元,或B方案100元;碳费2025年5月底前试申报,2026年正式收费,实施时间应是配合欧盟2026年开始执行的「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

碳费费率出炉后,环团与产业界都不满,前者认为太低、减碳诱因不足,后者则认为太高,影响产业竞争力,甚至有人认为会造成减碳资源较不足的部分传产「消失」。现阶段来看,这两种观点都有道理,但若是以长期来考量,则目前的起征点并没有那么重要,重点是不到6年后的2030年,台湾的碳费终究是要走到国际水准。目前欧盟碳交易市场价大约是1吨70欧元(约合新台币2500元),这和台湾的费率存在着相当大的落差。

根据环境部之前委托英国伦敦政经学院团队碳定价研究的建议,碳费起征价不宜低于新台币300元,且要逐渐提升到2030年约3000元。尤其台湾目前碳费征收对象仅涵盖全国50%的排放量,想透过碳费达到明显的减碳成效,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经济部表示,碳费应考虑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过,征收碳费的目的之一是把碳成本留在国内,毕竟台湾以出口为导向,而欧盟是主要的出口市场之一,如果碳费课征不足,到了出口地,还是要另外再购买CBAM凭证,那等于是将征收的费用落入他人之手,这样的碳费机制就不符合当初设计时,要与国际接轨的目标。

其实,碳费现在少缴较无感,但2026年台湾产业被迫补交大额CBAM时,心痛的就不只是企业了,还有流失大量碳费收入的政府和人民。经济部与其打着帮企业争取低碳费旗号的马后炮,不如赶快帮助企业增强减碳作为。

好消息是,根据环境部的说法,国内的「碳费」属于欧盟CBAM定义的有效碳价形式之一,确定可予以抵扣。只不过,该如何接轨CBAM,业界还是雾煞煞;此外,台湾「自愿减量专案」抵减碳费的减量额度(也就是所谓的「碳权」),并未得到CBAM机制承认,因此即使台湾企业可用自愿性减量额度抵部分碳费,但出口到欧洲恐怕须购买超过预期的CBAM,形同被剥两层皮。

实施碳费最重要的目的还是为减碳,民进党政府本预计在2025年减量10%,根据环境部的统计,至2022年仅减量约1%,环境部长彭启明已坦承2025年的减量目标不可能做到,所以又提出了一个2032年要减量40%的目标。然而,时间往后挪就能做得到吗?只怕这是「减碳待明日,万事成蹉跎」的自欺欺人之举!(作者为资深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