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冠肺炎疫苗制作 「中研讲堂」科普演讲15日彰化开讲
「疫苗到底怎么做?难在哪?」疫情改变人类社会,有人寄望疫苗解决医学困境,有人求助信仰度过生活难关,人类一次次大战疾病,究竟发展出哪些抗疫手段?中央研究院今年跨县市科普演讲「中研讲堂」即将于15日在彰化鹿港开讲,由专家分享研究成果,聚焦疫苗制作以及当人类面对疾病时如何发展信仰仪式安定民心。
中研院指出,今年首场「中研讲堂」主题皆与疫情有关,邀请民众和研究人员面对面聊科学,希望借此开启大家对于科学知识的兴趣,以全新视野看待世界。生物医学科学研究所长聘副研究员胡哲铭将从生命科学角度出发,分享中研院如何利用奈米技术「模仿病毒」制作疫苗。近代史研究所康豹特聘研究员将从人文社会科学角度分析,当人类面对疾病肆虐时,如何发展信仰仪式安定民心。
▲中研讲堂。(图/中央研究院提供)
中研院说明,胡哲铭主要关注奈米科技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包含强化现有药物与疫苗制剂,达到更高的效能与安全性,以及研发新型奈米制剂,治疗心血管疾病,癌症和传染病。曾获科技部未来科技突破奖、中华民国生医材料及药物制放学会杰出年轻学者奖等奖项。根据2019年统计,其研究成果在同一学科领域中被其他研究者引用的次数排名高居全球前1%。
康豹则研究领域包括近代中国和台湾的宗教社会史,擅长以跨学科的方法综合历史文献和田野调查。研究成果不仅发表在许多学术期刊,更出版《台湾的王爷信仰》、《染血的山谷——日治时期的噍吧哖事件》及《从地狱到仙境-汉人民间信仰的多元面貌(康豹自选集)》等专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