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世代/【學習變老】他的座右銘是「傾聽」 抱怨促成23項創新

蔡芳文建议提前做好「财务规画、健康促进、社会支持」3项准备,才能更好应对老后生活。记者陈正兴/摄影

蔡芳文担任双连安养中心执行长时期,研究中心挂着大大的「倾听」两字,他说,这两个字其实来自于阿公阿嬷的抱怨,而这些抱怨,最后竟促成廿三项创新开发。

他表示,当时双连有两百零六名正式员工,平均年龄约四十岁,即使都具备相关证照及专业素养,但与长辈年龄落差很大,不一定完全了解他们的需求,尤其是在硬体设备方面最能看出差异,他举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座椅和电梯两个例子。

椅子,年轻人喜欢愈软愈好所以懒骨头很受欢迎,但老人家坐下去却爬不起来,他曾更换一整批座椅,「结果买进来之后阿公阿嬷开始骂,因为垫子太软了。」电梯,以前电梯门的红外线只有两点,感应不够灵敏,阿公阿嬷走路较慢很容易被夹到,甚至有人因此被夹到骨折送医,结果肯定是被家属指责。

蔡芳文表示,阿公阿嬷们的抱怨都是很好的建议,他跟同仁积极寻求解方。

当时与台大智活中心合作,刘佩玲教授就提出要倾听长辈的心声,于是倾听就成为蔡芳文与团队同仁的座右铭,双连后来成立研究中心,开发的产品分为日常生活与智慧科技两大项。

椅子方面,他与家具工厂合作,客制化符合老人需求的座椅,「坐垫不能太软,要可以跨手跨脚,材质要透气等等。」

至于电梯,将红外线增加到七十二个点,大幅提升感应,再也不会夹到阿公阿嬷。此外也运用在照顾上,有些长辈中风后肢体痉挛,为此研发出反手套,保护长辈的双手;现在普遍使用于长照机构的定位系统,也来自于双连,「我不喜欢使用监视器,改用定位系统,戴在手上只要离开活动区域,同仁就会收到系统提醒」。

直到蔡芳文退休,双连研究中心仍持续运作,而这些成果都来自于倾听阿公阿嬷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