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总打开封闭数十年围墙!台法合作打造首座「台湾声响实验室」

▲「空总台湾当代文化实验场」(C-LAB)将打开封闭数十年围墙,除了建国南路墙面会保留,其余将拆除。(图/空总台湾当代文化实验场提供)

记者林育绫/综合报导

台湾与法国越洋打造「台湾声响实验室」,也是全台首座49.4声道实验剧场,将于11月底正式上线营运文化部郑丽君与法国庞毕度「声响与音乐研究统合中心」(IRCAM)总监 Frank Madlener,双方签署合作意向书。更在今(21)日同时宣告,空总将「打开围墙」,让封闭数十年的军事基地向台湾社会打开;且未来8年整体建构计划,将以艺术文化结合科技技术,支持台湾声响实验室的发展

▲空总(C-LAB) 将对社会「打开围墙」,照片为原仁爱路围墙,现已拆除正在做景观工程。(图/空总台湾当代文化实验场提供)

▲空总打造首座「台湾声响实验室」!同时举办首届「声响艺术节」展览,即日起至11/30开放民众参观(图/记者林育绫摄)

文化部长郑丽君在去年9月亲赴巴黎,与法国庞毕度「声响与音乐研究统合中心」签署合作意向书,订定台、法音乐与声响领域学术与科技研究的合作方向,决定共同规画于「空总台湾当代文化实验场」(C-LAB) 成立「台湾声响实验室」(Taiwan Sound Lab),以探索新声响科技与文化艺术的结合发展,并打造亚洲声响艺术创作研发的旗舰基地。

▲文化部长郑丽君(右)与法国IRCAM总监 Frank Madlener(左),双方签署合作意向书。(图/记者林育绫摄)

「台湾声响实验室」也是全台首座49.4声道实验剧场,历经2年规划,C-LAB与IRCAM合组跨国声音工程团队,为尊重空总军事遗址的历史,以「屋中屋」的概念,于联合餐厅一楼后翼,打造全新专业声音剧场空间

展厅内设49.4声道环场音效。(图/记者林育绫摄)

展厅内设49.4声道环场音效,除了墙面多层吸音地板下更装浮动式地板,阻隔外部声音干扰,成为目前全台供声响及音乐创作者优质的声音呈现场域。另在空间使用上,考量跨媒体展演之多样性,观众席采活动式可拆解的座位设计,最多可容纳75人。

「台湾声响实验室」11月底将正式上线营运,不仅供音乐会、剧场及声音科技演出,也将成为台湾小剧场演出的全新场地,替声音与剧场工作者提供更先进与专业服务。

▲为宣告「声响实验室」在空总基地的落成启用,即日起至30日将合作举办「C-LAB声响艺术节:Diversonics」展览。(图/记者林育绫摄)

为宣告「声响实验室」在空总基地的落成启用,以及未来C-LAB与IRCAM就创作、研究与教育3个方向合作交流计划,即日起至30日将合作举办「C-LAB声响艺术节:Diversonics」展览,精心展策台、法多件声音科技作品,呈现活跃与多元之创作面向

首届声响艺术节以「Diversonics」为名,希望呈现声音艺术的多样性,试图透过各种不同的声音表演形式,结合各种科技技术,可在不同的场域里,传递富于挑战传统的实验精神。同时透过展演和工作坊,让大众可以参与、制造及聆听自己的声音,实现多样性的声音样貌

▲文化部长郑丽君(右)借机宣告2个空总的好消息。(图/记者林育绫摄)

郑丽君也借机会宣告2个好消息,第一是空总将正式「打开围墙」,目前仁爱路的围墙正在做景观工程,预计明年2月可以向台湾社会打开,「这个打开是非常有象征性的一步,因为这里是军事基地,封闭了数十年,我们希望在明年2月透过围墙的打开,欢迎更多创新力量的结合。」

第2个好消息则是11月初行政院已经正式核定,C-LAB未来8年的整体建构计划,将由文化部、经济部科技部一起努力。此计划可以展开整个C-LAB软硬体的建构,更支持台湾声响实验室的发展,也期望望C-LAB未来能够作为国际合作的平台,能够让我们自己、让世界看到台湾自由、多元、开放跟创新的文化力量。

空总台湾当代文化实验场(C-LAB)地址台北市大安区建国南路一段1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