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种族婚姻并非真的是崇洋媚外

本站教育讯 据美国侨报网综合报道 彭博商业周刊曾报道,有调查显示,在美国所有族裔男女中,亚裔女性最容易涉入跨种族婚姻。对于跨种族婚姻,中国人议论纷纷,有说为了钱,有说为了国籍,也有说为了真爱。但是原因究竟是为什么呢?

华裔女性嫁老外——“图钱图身份,崇洋媚外呗!”

近段时间,“女神汤唯宣布和韩国导演金泰勇订婚,这在粉丝堆里可谓是激起了千层浪。而一向以“公子”作风行事的周迅,也出其不意地在一个慈善晚会结尾把自己嫁了出去,新郎就是美国演员高圣远。汤唯和周迅演员的身份固然原本就是极大的噱头,而“华裔女性外嫁”却也是其中一个不可忽略的引起广大反响的因素。

据2012年美国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012年发布的《跨种族婚姻的兴起》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美国国内的跨族通婚率达到8.4%,是1980年的三倍。而将近30%在2008年—2010年间完婚的亚裔(包括移民)是外嫁或者外娶(外嫁的比例比外娶的比例高两倍多),是美国所有族裔中最容易发生通婚现象的。华裔女性外嫁这件事在中国的文化社会里是个敏感话题。而对于华裔女性嫁老外这种现象,中国社会的许多人似乎一直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为了钱,为了身份,说得更不好听一点,就是崇洋媚外。但是这顶“大帽子”,真的扣得对吗?

中国婚恋市场上的歧视现象

据媒体报道,《中英时报魏文超发文英国的离婚女子在婚恋市场上与其他单身未婚女性相比,并没有明显的劣势,她们追求幸福的权利也没有因为曾经离异的经历而大打折扣。但是中国女性的境遇却与之大相庭径。泪水、痛苦、别人眼中悲催的命运使离婚的过程变得极为戏剧性,而孩子的抚养问题也是离异中国女性再寻幸福之路上一块极大的绊脚石

这种在中国婚恋市场上对离异女性的歧视,可以追溯到中国根深蒂固的父权思想和女性必须从一而终的观念。魏文超写道,在中国,离了婚的女性被认为是二手货、处理产品,在婚恋市场上只能面临任人挑拣的尴尬。虽然,越来越多的中国女性再面对自身婚姻解体时选择坚强、勇敢和忠于自己的内心,但是她们面对的社会压力和歧视确实大大影响了她们选择的自由度。

但是美国的男性对离异女性的态度却显得宽和的多。自由撰稿人颜昌海曾写道,美国男士对于欣赏的女性,对方有无小孩皆可。彭博商业周刊专栏作家包蓓蓓也举出一位嫁给意大利裔美国人的重庆女子Falan的例子。Falan说,中国三四十岁离了婚的男人是不少,但是他们想找的都是二十几岁的女孩,就算学历、工作都不如她,那些男人也不愿意多看自己一眼。

在中国婚恋市场还有那么一种说法:学历高,不好嫁。凤凰网曾报道,女性学历的“强势”让很多男性汗颜,让他们感到无法驾驭,更有甚者,让很多男性朋友忍无可忍。所以很多男人都会让步,退而求其次,这就导致了高学历女性难嫁的格局。新浪曾报道,一般情况下,中国剩男比剩女多,但是在高学历人群中却恰恰相反。调查显示,学历低的未婚男性远多于女性,而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未婚人口,剩女要比剩男多。

教育在跨种族婚姻中扮演重要角色

彭博商业周刊专栏作家白蓓蓓发文说,和白人男性通婚的亚裔女性有那么几点共同之处:第一,教育背景填补了不同文化间的语言鸿沟;第二,教育水平和对家庭的注重促使亚裔女性在物色对象时的仔细挑选;第三,她们在中国的婚恋市场上受到歧视,又不愿将就,于是将目光抛向海外。

雪城大学一位研究种族和婚姻的教授曾说,大多数跨种族结婚的夫妇都是在大学认识的,或者是通过大学期间的朋友认识的。这种夫妇两人教育背景趋同的趋势可被成为“同等学历结合“(Educational Marry-In)——这是一种建立在相异种族(Marry-Out)上的更高层次的共性,而这种共性对于爱情的化学催化作用不可小觑。

为身份假结婚的现象确实存在

英国每日电讯报曾报道,英国内政部最新的数据显示,2013年涉嫌以假结婚的手段获取英国公民身份的案件为2135例,是4年前的4倍,已成为英国面临的非常棘手的问题。中新网也曾报道,据加拿大《环球华报》,配偶移民类别出现假结婚骗取移民身份的事件数不胜数。新浪曾报道过一位希望通过假结婚而移民美国的名叫刘红化名)的故事。作为一位单亲妈妈,她为了让不到10岁的女儿接受更好的教育,在没有足够经济条件办理投资移民的情况下,她选择了假结婚。结果后来被骗财又被骗色,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连维权也找不到地方。

所以说,跨种族结婚,有真爱也有投机。对跨种族婚姻里的亚裔女性都扣上崇洋媚外的“高帽子”是不可取的。英语里将产生爱情火花的感觉描述为“起化学反应”(have chemistry with someone),但是爱情和婚姻可能是和科学最无关的东西了,我们也只能衷心希望维系夫妻两人的是爱,而不是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