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猪核食进校园 谁来把关

(图/主妇联盟)

蔡政府宣布解禁日本福岛5县核食,或许担心有健康风险的民众可以透过标示来选购食材,但对于学校团膳没有选择权的学生而言,却是许多家长的痛。尽管许多家长团体为学生发声,但中央政府及主管机关对此几乎毫无作为,难道只能靠地方政府甚至家长自力救济?

对于校园食品卫生管理,目前已有许多规范,例如《学校卫生法》禁止学校供应之膳食使用含基因改造生鲜食材及其初级加工品;此外,教育部颁布的《校园饮品及点心贩售范围》,对于高油、高油、糖份、热量等均有限制,至于含糖碳酸饮料与含反式脂肪之点心等则是禁售的。

上述食品可以合法在市面上销售,自然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尤其以基改食品为例,至少我国食药署至今都强调世界各国没有证据显示基改食品会影响人类基因,消费者可安心食用,既然如此,《学校卫生法》又何需禁止?显然,对于尚在成长发育的学生而言,绝非只是依照一般成人与国家安全标准即可。况且目前所谓不影响健康,不代表未来不会有新证据被发现。因此,基于风险的回避,才限制基改食品的采用。

不过面对所谓接轨国际而开放的莱猪与核食,政治性的考量却胜过了健康风险的回避,国人与学生健康变成谈判交易的筹码。在野党要求将莱猪比照基改食品纳入禁用之列,却因执政党惧怕触怒美国而改为「应优先采用中央农业主管机关认证之在地优良农业产品」。既然官方同样认为没有健康疑虑,那为何基改食品该禁,而莱猪和核食却不用?

目前包括台中市长与新北市长都表态对于有「健康疑虑」、产地标示不明的食材排除在校园之外,之所以不再明显强调禁止福岛5县核食,可能与各地方政府制订禁止莱剂残留的自治条例遭中央函告无效不无关系。如果地方政府处理日本核食继续摆明唱反调,下场恐怕仍与莱猪无异,只好无奈迂回透过严格把关学校膳食契约来禁止莱猪与核食进入校园。但对于顺从中央政策的绿营执政县市,这些学子的健康又能靠谁?

自己小孩要吃什么,家长当然有权决定!事实上,多年前学校集体接种流感疫苗时,就因学生出现不良反应,之后就改为非强制性的方式,必须家长签署同意书,学生方可接种。最近新冠疫苗接种,疾管署也采同样模式,即使施打的疫苗都经过国家把关,仍须取得学生家长的同意书才能施打。

如今,中央开放核食,若地方政府也不愿把关,教育主管机关难道不能比照疫苗接种模式,对学生健康担负更积极的责任?难道对核食有疑虑的学生与家长真的只能自力救济,放弃学校团膳,每天自己准备吗?

现在看起来,学生可能还不是最弱势的一群,毕竟还受到较多人的关注,而一般外食的消费者只能靠业者的自律与政府有限能量的查核。政府说开放核食是为了要让民众有更多选择权,你相信吗?

(作者为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