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部带头?全台每年逾40万劳工遭职场霸凌
据劳安所2022年调查,约有5.8%受雇劳工、约42万8962名劳工一年内曾遭遇包括威胁、恐吓、羞辱、歧视、排挤、霸凌、欺凌、骚扰等心理暴力。(报系资料照)
劳动部才爆职场罢凌事件,多人被迫离职,甚至轻生!据劳安所2022年调查,约有5.8%受雇劳工、约42万8962名劳工一年内曾遭遇包括威胁、恐吓、羞辱、歧视、排挤、霸凌、欺凌、骚扰等心理暴力,为遭性骚扰的4.4倍以上,但检视现行法令,劳工遭职场霸凌不仅不能请公假处理,甚至还没有相关资源可供运用,职安法也仅明定雇主应提供申诉及处理管道,遭霸凌员工往往只能循民事求偿。
据调查,13.7%受雇劳工曾遭遇职场暴力。在各项职场暴力中,12.4%受雇者曾在一年内遭遇「言语暴力,5.8%受雇者曾遇过霸凌等「心理暴力」、1.3%受雇者曾遭「肢体暴力」,也有1.3%受雇者曾遇「性骚扰」。
职安法并无定义何为职场霸凌,而依部分机关及法定判决指出,职场霸凌为发生在工作场所中,借由权力滥用与不公平处置,造成持续性冒犯、威胁、冷落、孤立或侮辱行为,使被霸凌者感到受挫、被威胁、羞辱、被孤立或受伤,进而折损其自信并带来沈重身心压力。
目前劳动部仅要求雇主应预防劳工于执行职务,因他人行为致遭受身体或精神上不法侵害,采取暴力预防措施。劳动部职安署职业安全卫生组长张国明坦言,目前职安法仅要求雇主应做好包括霸凌等等预防措施、处理程序等,若劳检时发现未有相关计划或文件则会要求限期改善,不改善的话可处3万元至15万元罚锾。
相较于职场霸凌未有明确程序及资源,性别平等工作法则明定,劳工遭性骚扰后,雇主应依程序处理,未依规定处置或不满意处置还可以再向地方政府申诉处理,最高负责人经认定性骚扰,还可以处最高100万元罚锾,且受害劳工还可以寻求法律扶助资源、向行为人请求最高5倍的损害赔偿,雇主还应给予公假出庭。显示防制职场霸凌的法规及资源明显不足。
★《中时新闻网》关心您,勇于求助,远离网路霸凌!检举网路霸凌iWIN热线:02-2577-5118、教育部反霸凌投诉专线: 1953。
★《中时新闻网》关心您,尊重身体自主权,遇到性骚扰勇于制止、勇敢说不,请拨打110、113
性侵害就是犯罪,请拨打110、113
现代妇女基金会 性侵害防治服务专线02-7728-5098分机7
妇女救援基金会 02-2555-8595
励馨基金会咨询专线 02-8911-5595/性骚扰专线04-2223-9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