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部划31K低薪线 蓝委示警「定锚效应」恐成劳工天花板

劳动部长何佩珊表示,根据OECD公式计算,大约3.1万元算是低薪。(邓博仁摄)

劳动部长何佩珊17日指出,参考经合组织(OECD)定义,月薪低于3.1万元就属低薪劳工。劳动部官员推估,其中月薪低于3.1万元的劳工约120余万人。国民党立委李彦秀直言,低薪已经成为国家之耻、社会之忧、劳工之苦、青年之痛,更是企业之疾。长期的低薪结构,也可能延缓产业的升级进步,也示警,必须特别小心定锚效应,低薪线恐成为劳工,特别是社会新鲜人起薪的标准,或是天花板。

李彦秀指出,劳动部依OECD定义,低于总薪资中位数3分之2就属于低薪,换算成台币,台湾的「低薪线」为3万1000元,根据推估,目前有120万劳工薪资处于「低薪线」以下。

李彦秀分析,低薪问题与基本薪资的本质与意义不同,「基本薪资」着重「每月生活所必需数额(必要生活费用)」的关系,也就是说,劳工的基本生活所需,能否从劳动上获得满足;而「低薪问题」,则更重视「劳工与雇主」、「国家与产业」间的关系,也就是企业的获利劳工是否能共享。

李彦秀表示,长期的低薪结构,也可能延缓产业的升级进步。她提到,2021年台湾受雇人员报酬占GDP为43%,创下历史新低,但同时间美国53.5%、日本53.2%、韩国46.7%,代表企业未将盈余合理分配给员工。

李彦秀说明,就产业别而言,劳力密集的住宿及餐饮业,受雇人员报酬占GDP比重为62.5%,但是电子零组件业仅为37.1%,政府必须拿出更多的政策工具鼓励企业为员工加薪,而不是肥了老板,瘦了员工,政府从2016年就推出「中小企业加薪抵税条款」,但成效始终不彰,一年仅千家企业申请。

李彦秀指出,除低薪外,贫富差距与薪资差距才是社会公平正义最大的隐忧,台湾贫富差距高达66.9倍,高低薪资差距高达4.12倍,更有将近7成劳工领不到平均薪资,「薪资结构扭曲恶化」、「中产阶级持续萎缩」、「极端高薪比例扩大」,背后代表的可能是台湾产业结构严重失衡的问题。

李彦秀说,台湾整体经济因为晶圆代工与AI产业迅速扩张而有不错的表现,但是绿肥红瘦,其他包括传统产业与服务业都面临成长动能不足与薪资成长停滞的困境,再加上低碳转型的绿色经济成本。中小企业家数占台湾总体98%,雇用劳工比例也高达80%,政府有责任,更有义务,加大协助中小企业升级转型,在职劳工的增能,缩短产学落差,才能根本解决台湾低薪问题,提升国家整体经济竞争力。

最后,李彦秀说,政府提出「低薪」标准,原本目的是提升薪资结构以及产业升级,但是必须特别小心「定锚效应」,也就是说,每月总薪资3万1千元,反而成为劳工,特别是社会新鲜人起薪的标准,或是「天花板」。